第九百三十五章 湘江樓船(第2/2頁)

“當日隨先父參與義舉,劉毅還曾救過我父子性命,虎牢關下與溫候一戰更令天下武人共仰,假若僅僅如此倒還罷了,偏生此人又具雄才,破公孫瓚、擒公孫度威震北疆異族,身邊又有大才輔佐讓其奉迎天子挾之以令諸侯,如今更是聲威無兩。不過似此等豪傑之士與之對陣沙場亦不負我平生之志,公瑾子敬之言皆是正理,但倘若此戰再被劉毅擊敗曹孟德,怕是我三家聯手也斷非其敵,如今交州之事已了,我軍又該如何自處之?”孫策出言之時面上帶著緬懷的神色,當年若非劉毅飛騎來援,他父子怕是早已身首異處,如今與之為敵小霸王不會受這些掣肘,但言中提起燕王還是帶有不少的敬意!說道最後眉頭越發的緊縮起來,二人見解亦與自己相同,卻如何行事才可應之?

“青州一戰於禁大軍最重安返兗州,燕軍雖得實地卻未必能遂劉毅心願,此一戰燕軍的實力依然展現無疑,不負天下強軍之稱,即使以曹軍的善戰怕也要稍遜一籌,能夠成功脫出亦要歸功於北地的那場大雪!以劉毅向來的用兵絕不會讓機會流走兩次,接下來的兗州之戰燕軍安排當必更為周詳,曹軍諸將固然有能亦不乏智謀之士輔佐,可兵力優劣卻難以彌補!瑜詳觀戰報,度之戰局勝敗不言而喻,至於大勝還是慘勝、疾勝疑惑緩勝還要看雙方的籌謀,而其關鍵之處就在燕軍騎兵能否將曹軍虎豹騎一舉殲之,若能便是大勝之局不可逆轉,若不能加上劉玄德之助力,按燕軍一心求穩之意戰局便還有轉機!”周瑜聞言沉吟片刻又在言道,身在交州可他大部的精力卻在中原。

出於消息傳遞的速度,此時三人尚不知徐公明龍驤軍兵出徐州之舉,以周瑜的眼光當能看出劉毅與此戰之中的一些心理,假使曹軍可以將戰局有著一定程度的扭轉必是在燕軍這個穩字之上做足功夫,而以劉毅本身及其麾下之能,恐怕兗州亦難有相抗之力,只不過是曹軍能夠消耗對方多少的實力或在別處是否能取得補償罷了,倘若此時讓他知曉龐統之謀怕其看法還會有所改變!當然身為三軍之帥,周郎對兗州實際戰局的分析是極為精到的,出言就是最大的要害所在。

“然也,北地地形平坦極利騎兵縱橫,而此處正是燕軍最強所在,近二十萬鐵騎又在劉毅這般帥才手中,誰也難以與之正面相抗,曹軍虎豹騎在兗州雖然窘迫但還是一盤活棋,而一旦被燕軍將之圍殲,少了後顧之憂的劉毅確實可以為所欲為!出自本心,肅卻願那夏侯妙才與曹子和等輩可有出奇戰術!”魯肅點頭稱是,提起燕地的騎軍,三人面上都是一派凝重之色,他們是深知此時一支強大的鐵騎代表著什麽,眼下還是曹軍在承擔著最大的壓力,可今後了,他們總要去直面這一支足可橫掃天下的勁旅,希望曹軍有所作為亦是理所當然。

“此事策心中亦是深知,當年數千騎軍在劉毅手中便可與董賊萬余西涼鐵騎相抗,如今其戰力可想而知,終不可將戰局完全寄望在曹軍奇計之上,我方拿下交州並未折損太多兵力,加之水軍在手足有一戰之力,是否應當對中原戰事加以支援?所謂唇亡齒寒,一旦曹軍被燕軍擊垮與我而言絕非有利!”孫策對此深以為然,他可是親眼目睹過劉毅指揮騎軍的,那時起手下不過數千,如今卻是二十萬,便是這個簡單的數字對他而言便是一種巨大的壓力!倘若真如周瑜之言曹軍在兗州慘敗以燕軍之勢怕還是難以善罷甘休,最終自己還是要面對,與其被動防禦,倒不如此時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