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舊謀新設(第2/3頁)

漢中城堅,張遼善守,軍師多謀,無論曹軍如何強大再有種種奇謀妙計,可想要在短期之內拿下此城可能性極低,從時間上看虎衛軍趕到漢中戰場支援不會有任何的問題!但僅僅如此就足夠了嗎?出於戰略上的考慮曹軍定會狂攻漢中城不止,以對方如今的兵力虎衛軍就算趕到戰場也未必能夠靠近城池,張合有著身為大將的自傲,平時還表現的頗為明顯,可真正面對戰局之時他就會變得沉靜起來,戰場之上的雋乂與平素生活之中有著很大的反差,燕軍眾人盡皆知之。

虎衛軍是燕王親口承認的燕軍第一強軍,這支勁旅從上到下自然有著更為濃重的榮譽感,對於漢中戰局的考慮張合是經常將自己代入到軍師的角度詳加分析的,在他看來虎衛軍絕不能如此平平淡淡的進入漢中,一對要對曹軍有所行動才能在戰略之上影響對法的部署並減緩軍師的壓力,正是對此處的深思讓雋乂記起了當日燕王之謀。

米倉失守,張虎手中兵力不足,曹軍勢必要兵壓雄城之下,而以燕軍守城的一向布置,馬超的司州營鐵騎定會留在漢中城外成犄角之勢,假使此時行當年那條兵出子午谷之法便是極得出其不意之效!與當年兩路出兵的戰略相同,子午谷那一路有萬五人馬足矣,虎衛軍有士卒六萬,假使正面壓進在曹軍後顧無憂的情況下不一定可以起到太大的效果,可有了背後的牽制一切都會不同,將有種種變化展現出來,在馬超司州營的配合之下,虎衛軍主力的戰術亦可更為靈活。

念及此處對戰局加以分析,在張合心中這條戰術已然極為可行,長安此時已在燕軍手中,保障騎兵的後勤當不成問題,但有一點至關重要,兵出子午谷這一路奇兵的將領必須具備極高的戰略素養和過人的膽識,無疑魏延就是最好的人選。張合不會知道劉毅之所以能夠提出這個戰術所借鑒的就是他這位年青副統領的建議,而陰差陽錯之間原本不會采取的這條戰術又有了極大的實施可能!且無巧不巧的張合心目之中的人選又是始作俑者魏文長,當真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假若此時高覽仍在虎衛軍中,張合必會毫不猶豫的決定由自己來率領這路奇兵,兵出子午谷固然能出曹軍之不意,但其周圍可是對方的數十萬大軍,稍有不慎就是全軍覆沒之局,曹操的用兵是任何人都不敢加以輕視的!兵法有雲“奇正相合,以正合,以奇勝”,任何奇兵都是需要正兵來給予強力配合的,高亭軒性情沉穩,將略無礙,且實戰經驗極為豐富,正是統率大軍的最佳人選!魏延的人才及能力皆不在高覽之下,論起潛力還要有所過之,否則豈能得到燕王這般看重?但在實戰經驗上他與高覽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距,由其統領奇兵出擊可以發揮年青人頭腦靈活敢於拼殺的特點,但此時讓他作為一軍統帥與曹軍這般的強敵交手顯然魏延還略顯稚嫩了一些!

正因為此計具有極大的風險,張合自然要征求魏延的想法,不出他所料,在聽到這個戰術之後文長興奮的神色難以掩飾,恐怕就是雋乂不提他也定會毛遂自薦來擔當此路奇兵的指揮,只要此計能夠成功,將會在極大程度上扭轉漢中的戰局,自己也能借此報答燕王的知遇之恩,與之相比其中的那些危險並不能讓文長有任何的猶豫!

而在此時首先冷靜下來的就是雋乂了,他不知道軍師與燕王會不會采用自己的建議,但在給張虎作書之前,他首先要將這條戰術的思路更為細化,做出種種周詳的安排。似他們這般地位的統軍大將向上提出自己的建議絕不能似普通士卒或是將領那般只有一個想法而已,一切都要做到事無巨細,尤其是在如今雙方戰局焦灼的局面之下,燕王與軍師心中所想都乃全局,身為屬下豈能給他們造成不必要的精力消耗,凡事都必須先在自己心中想深想透才可作書報之!

在之後的兩日之內,張合魏延二將及身邊的一眾參謀除了行軍之外幾乎無時不刻不在研討這條戰術該如何具體行之,雋乂的嚴謹認真的態度又給魏延上了極為生動的一課,身為大將統帥千軍萬馬征戰沙場,做出的每一個決定都必須要建立在細致的思考之後,單憑一時意氣而動或因此而使得自己的判斷有所偏頗都為將者所不取!

經過眾人認真仔細的論證之後,這條兵出子午谷之計比之當年更又完善了許多,張合這才向漢中傳書,虎衛軍此時歸屬子才統領,軍中有著嚴格的上下之分,越級這種犯忌諱的事情不到萬不得已雋乂是絕不會為之的,地位越高對此處就要越加看重。

張虎的回信之中除了表明他自己的態度以及將此事上報燕王定奪之外還有著重要的一點,便是日間的這場大張旗鼓之舉,而在日間虎衛軍的行軍隊列之中,有一萬余名士卒都是司州郡國或是民夫所辦,張合得書之後便將自己主力的行軍速度稍稍放緩,但其中一支精銳卻是反其道而行之加速向著函谷關而去,看來在張虎心中對於雋乂的想法除了表態贊成之外也已經提前做出了安排,一旦燕王決定采用此計虎衛軍就能掌握最佳的時機,而便算劉毅最後否定了這條戰術虎衛軍一部的急速突進也不會沒有效果,可謂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