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八章 虎豹精騎(第2/2頁)

倘若是樂平之戰給了劉毅欣喜的話,夏侯淵曹純所屬率虎豹騎對燕軍的反擊雖在他的意料之中卻無疑是最不願意看到的哪一種。當初司隸之戰面對韓張聯軍,朗生深思熟慮之後利用司州之處的地利人和及燕軍與烏桓匈奴騎軍強大的機動能力創造出了群狼戰術,他們不厭其煩的騷擾敵軍的後勤補給線,一擊不中遠揚千裏,可若被他們等待到良機的話,也會毫不猶豫的向著敵軍的大動脈咬上一口!

這個戰法用於司隸戰場之中獲得了極大的成功,韓張聯軍最後的失敗也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之前被燕軍的狼群戰術拖疲了,拖垮了,事後總結,幾位軍師與徐庶龐統等人都對燕王獨創的這種戰法很是稱道,並將之總結成文寫在了燕軍騎軍的操演綱要之中,下發各軍將領參考。在劉毅眼中這也是推動建軍工作的一種良好模式,一個人的經驗可能會顯得單薄,但經過眾人研究的集思廣益他就會完善起來。

漢末的信息傳達自然比不上後世那般快捷便利,不過似司隸之戰這般轟動天下的大事是能夠得到各路諸侯極高的關注的,而曹操正是其中最為仔細之人!劉毅隨時不會忘記研究這個生平勁敵,孟德又何嘗不是如此,對朗生之黃巾起兵以來的每一場精彩戰役他都可以娓娓道來,細述其中優劣得失。策動韓張聯軍對司隸發動攻擊以牽制劉毅的發展,消耗他領地之內的人力物力,可說這個目的曹操是達到了,氣勢也令得他頗為自豪,畢竟百戰不殆的劉郎生可不容易算計!

但此戰的結果至少不是曹操希望看到的局面,劉毅親自領軍前往司隸,大有破釜沉舟的氣勢,且還得匈奴烏桓之助而使原本兵力對比極為失衡的戰場形勢好轉了許多,最後在燕軍將帥百姓上下一心之下,韓張聯軍三十萬灰飛煙滅,二人更被劉毅斬殺!而在此戰之中燕軍騎軍精妙的戰法與各部之間的協調都讓曹操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似乎不管在任何領域,劉郎生這個名字都能和創新聯系在一處,假使孟德有著華佗那般神奇的醫術,恐怕就要將其腦袋剖開一觀究竟!

曹操並不知道劉毅將這種騎軍戰法命名為“群狼”,但他卻能看出此種戰法在防守之中面對強敵之時很有出奇制勝的效果,尤其是在手中握有地利的情況下。一個人能在某個領域之中取得成功必須要善於學習,包括學習你敵人的長處,作為當今天下兩位勢力最大的雄主,又是聲名卓著的統軍之帥,曹操和劉毅的身上就都帶有這個特質。

曹孟德有言:“戰術是沒有敵我之分的,你的就是我的。”群狼戰術經過他與麾下謀臣及騎軍大將夏侯淵曹純等精研之後也用在了虎豹騎平日的操練之中,當然其中也加上了很多曹操自己與麾下一眾幹才的領悟與理解,雙方之間實力的對比決定了燕軍一旦攻擊兗州,曹軍就會處在弱者的地位之上,此時運用這種戰術對付劉毅便可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效果,學習劉郎生和燕軍的成功經驗可以,但生搬硬套絕不是曹操的風格且他心頭的自傲也不會讓他如此去做。

短短兩天的時間,重騎、並州、西涼、白馬四營就遭受到了曹軍虎豹騎連續不斷的騷擾,據各營呈上的戰報初步統計,二十四個時辰雙方騎兵之間的小規模交鋒就有一百一十七次之多,最大不過數百騎之間的交鋒。這樣的騷擾雙方損失都不大,但對客場作戰的燕軍而言卻是不勝其煩,人地兩生,曹軍仰仗地形及情報之利可以隨時出現在燕軍周近發動攻擊,而鐵騎營的防禦此時就顯得頗為被動了。

燕軍雖然有著兵力上的優勢,可當你真正想集合兵力給予對方重擊之時虎豹騎卻能就近找到堅固的據點作為屏障,縱使鐵騎營戰力強大也絕不會用騎兵來作為攻城之用。並非他們沒有那個能力,倘若讓任何一營的士卒自馬背而下,他們的戰力縱然不及龍驤虎衛這般的精銳也絕對要在漢末平均水平之上,問題在於劉毅是絕不會這樣去使用騎兵的,各兵種作用不同,只有在最合適的場所才能充分發揮。

在這場騷擾與反騷擾之戰中,鐵騎營與虎豹騎都表現出了極高的戰術素養,幾乎每一次小規模的戰鬥他們的表現都足以作為範例而被寫入教科書中。相對而言並州、西涼、重騎三營都要稍稍處於下風,唯獨白馬營在這種遊擊戰之下可謂是得心應手,虎豹騎休想在嚴綱身上占到半點的便宜,狼群戰術白馬精銳絕對可稱行家裏手。

不過雖然遭受了一定的損失,卻在劉毅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敵軍敢於主動迎擊並將騷擾戰術運用的如此精到都讓朗生有些頭疼,但另一方面他也更可以稍稍放心,倘若虎豹騎當真專注於對鐵騎營的騷擾最多讓燕軍小有折損,這種戰術運用在騎兵對騎兵之間絕非其精華所在,雙方都具備極強的機動性,燕軍只要齊聚一團對方便會無能為力,因其是根本不敢與對手進行主力決戰的。而在這種態勢之下,趙雲所領的主力三軍對於堅城的攻擊將更為肆無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