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九章 心上插刀(第2/2頁)

“樂文謙,我家將軍說了,只要你敢下城應戰,能在他手下走過五十回合,他掉頭便走,絕不失言,爾等小兒,豈敢一戰乎?”不得不說燕軍的罵戰隊還是具有很高的涵養的,言語之中雖是極盡挑釁之意卻也沒有太多赤裸裸的汙蔑,更不會辱及別人的祖先,燕軍此時以天下正統自居,劉毅身為燕王,正牌軍自當要有正牌軍的氣度!沒見到這些罵戰隊員們即使在聲嘶力竭之時還不停的之乎者也。

相對而言論戰之中文人的一支竹筆就要犀利的多了,可以將你祖宗十八代挖出來罵個通透還不帶半個臟字,其婉約含蓄之處可謂盡善盡美,當日曹植的那篇文章就是明證!只可惜曹七步固然是才高八鬥卻用錯了地方,劉毅與此處雖不說是草包那水平也好不到哪裏去,這些七萬八繞的隱晦用詞他看著就頭昏別說深究其中之意了,倘若不是愛妻才高朗生就當散文看了,曹子建不是有什麽傳唱千古的洛神賦嗎?那洛神可是在劉某家中,今世你要敢寫第一個就剁了這個才子!

蔡琰看的出,燕王麾下陳群陳琳等人自然也看得出,不過事關燕王尊長他們也不太好說出口,再說劉毅在麾下之中有著極為崇高的聲望,現在更是一筆好字,誰知道他與此處的淺顯?只是見大王觀文之後絲毫不為所動,依舊是談笑自若,這份氣度豈能不令眾人心折,什麽叫泰山崩與面前而色不改?燕王此舉大有當年高祖的遺風!

這罵聲一陣接著一陣似波濤一般無片刻停歇,似乎那幫燕軍士卒就似永不知疲倦一般,樂進不知道他們是如何能將聲音傳的如此之遠,其面上仍是一副雲淡風輕之態,令得一眾士卒稍稍沉穩下來,心道將軍果然涵養極深,卻只有文謙身邊的親衛隱然可以聽到發自將軍口中的磨牙之音,看來其心中憤懣與面上的表情截然相反!

被襄陽炮壓著不能還手,現在又被燕軍罵的不能還嘴,這些雖然令人氣憤倒還不是文謙將軍鋼牙咬碎的主因,關鍵在於罵戰之中高順都是處處機鋒!你讓老子下城出戰,倒是把這漫天的狗屁飛石停下來呀,這是有城墻為憑士卒雖然憋屈卻傷亡不大,可正要列陣出城被敵軍亂石這麽一轟其結果可想而知,高順這是明著挖坑讓他跳了。

五十回合不敵掉頭就走?樂文謙的武藝雖說不是頂尖一流可在曹營之中想要在五十合之內將他擊敗怕也只有獅虎雙衛,高順的武藝雖也高強怕亦不能與此二人相比,可你沒聽見嗎?人家罵戰之中只提將軍卻不提哪位將軍,這城下高字戰旗還在側翼,中間那潔白如雪的大氅之上可是明晃晃的一個趙字,常山趙子龍,風雲將譜之上位列第三的絕世虎將,除劉毅之外第二個能與溫候呂布分庭抗禮之人,樂進就算再怎麽自信也知道論武力自己絕非趙雲之敵,這面趙字大旗的威力比之劉毅威震天下的金狼旗在震懾力上亦不遑多讓,有這面旗幟在鬥將之時你就要考慮清楚,沒有虎癡惡來在誰敢出戰?

老子要是真的下城與你一戰,你高敬方不出來卻換成趙子龍,錯是沒錯,這也是將軍,可如何在其手下撐過五十回合?就算人品爆發超水品發揮可以與趙雲大戰超過五十合他就真的會掉頭就走?估計走也得把自己帶上,即使退一萬步而言趙雲高順就是掉頭走了也能揮兵去打魯國或是東平,怎麽看對方之言都絕不會吃虧。

當年主公就曾說過劉毅不光手上硬紮,亦有一張利口,戰陣之上不但不要與此人鬥將更少要與他鬥嘴,那是找不自在!上行下效,燕軍大將也是如此,高敬方你大坑連中坑,中坑套小坑的就想將某坑進去?樂某豈能上你這個當,我換不了手回不了嘴忍總可以吧,雖說是忍字頭上一把刀可總也比被你挖坑埋了強盛千倍,你不是會派人罵嗎?繼續吧,罵的再響亮些,實在不行老子就當你給我拜年了!

這無可奈何之下生氣只會氣壞自己,那就得不償失了,樂將軍此時也用起了自我催眠之法,可謂深得忍字之三味,反正你趙子龍高敬方再如何厲害也不是那哭倒長城的孟姜女,光靠罵你就能將我這樂平城池罵塌了不成?等你攻城之時終究讓你們見識樂某的手段,到時候新仇舊恨一起算!念及此處,樂進的面上竟然浮現出了絲絲笑意,這牙也不磨了,心也不恨了,看的四周士卒更為佩服將軍的沉穩氣度,看來身為大將這心理調節能力亦是不可或缺的,且還有著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