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四章 立體防禦(第2/2頁)

此處亦可看出張遼在指揮上的高明之處,雖說燕軍操控轟天炮的特等射手可以打到兩百步之外,但距離越近精準的程度會越位提高,當然也不能將敵軍放的太近,和所有的拋射武器一樣,燕軍的轟天炮也是有著攻擊死角的,一旦曹軍可以沖擊到五十步範圍之內,它便無法對之做出有效的打擊了,不過真到了如此近的距離,弓箭與滾木卻又夠得上了。張遼的做法就是將敵軍攻城器械放近了再打,甚至與此中還玩了一些小小花招,一開始器械營並未將準度提到極致,而是待更多的井欄沖車進入精準打擊範圍之後才全力給予最大的打擊!

直射對付曹軍的攻城器械,散射針對其沖擊城池的士卒,遠有轟天炮火力封鎖,近有一眾弓箭手的萬箭齊發,這樣的立體防禦配合精妙看的陣後觀戰的曹操一眾都是面色凝重,在十余年前器具所草創之處,第一架失敗的轟天炮甚至誤傷發射士卒之時,又有誰能想到僅僅十年這些世人眼中的“奇淫巧計”在劉毅的手中就能發揮如此巨大的威力,也虧得曹操與麾下眾人都是心機深沉之輩,換了個心理承受能力差點的怕只是旁觀宏大的戰局就足夠讓其心膽俱寒信心喪失了。

當年諸侯討董之時,攻擊汜水虎牢兩處雄關都是曹操為主,劉毅為輔,對平生大敵攻城的戰法朗生記憶的很是深刻,亦曾多次在眾將面前明言其精妙之處,如今張遼作為守禦的一方也從中吸取了不少的經驗,轟天炮的位置設置以及弓箭手搬運士卒的安排都在隱隱針對著對方可能采取的各種戰術,首戰之中殺傷敵軍士卒固然關鍵,但更重要的還是要在對方心中建立起一種雄城難以攻破的印象!

曹軍連番的沖擊在燕軍守軍立體防禦的面前損失慘重,可其後他們的攻勢卻並未因此而有所減弱,只是不停變換著沖擊的陣型與對時機的把握!在曹操而言張遼擺出的這個守禦之法無疑比較新穎,想要找出其弱點將之破解光靠仔細觀察還嫌不足,必須通過多次的嘗試來驗證自己心中想出的對策,而在這個過程之中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成千上萬士卒的生命,所謂慈不掌兵在此戰中亦得到了一種詮釋。

身為統軍大將不但要在戰場之上指揮若定,更要隨時去揣摩對方將領的心理與意圖,二者相隔極遠互相之間只有一個大概的輪廓,想要察言觀色幾乎不可能做到,之所以說是幾乎乃是因為燕軍一眾大將在兩裏範圍之內還是能將這種不可能變為可能的,這就不得不說器具營的另一個創舉,千裏鏡!當然縱使有此物相助,想在曹操的面上看出端倪也不容易,不過他的戰略意圖與想法是會通過手下士卒的表現體現在戰場上的,張遼對這樣的細節絕不會放過,從對方攻擊之中士卒人數的變化和陣型的變換不定他已然清楚敵軍是在加以試探了。

和所有威力巨大的武器一般,巨型轟天炮對於後勤的要求也和其殺傷力成正比,一般每次散射所需的石塊數量都在十二到十五塊之間,且最好那些石塊能夠經過基本的打磨!這個數字絕非信口開河,而是器械營在無數次的實際操演之中總結出來的寶貴經驗,少了威力不足,多了則會影響準度及發射的時機,在平日的操練之中燕王的要求就是盡善盡美,而這些器械營士卒也投入了自己最大的執著。

在漢中城北門寬達十裏的城樓之上,張遼每隔二十五步便放置了一台轟天炮,整體數量達到百架之多,對於石塊的要求可是一個恐怖的數量,此次攻防之戰雙方都是心知肚明絕非時日之功,前期雖是經過了長時間的貯備漢中城內囤積了無數轟天炮所需的石塊,甚至有兩個巨大的城內廣場已然有了兩座碎石山,可該節省的時候文遠就絕不會浪費,記得當年燕王還曾笑言,打仗與做生意是一樣的,什麽時候都要算賬,還要算細賬,對於自己手中的本錢一定要極為謹慎的加以合理運用,其時眾將聞之不免大笑出聲,可事後一想卻又極為有理,在守城戰中她還會顯得更為關鍵,要用最小的代價換得最大的收獲!

一旦曹軍投入沖擊的兵力有所減少,張遼便會下令停止部分轟天炮的發射,那些操作此物的士卒之中還有一個是專門計算石塊的消耗數量的,待到戰後綜合下來考量,根據戰局的激烈程度統軍大將就會對物資的消耗做到心中有數,這些數字亦會被書記官記錄下來,在以後的戰局之中也會成為將領們指揮作戰的重要參考依據!

待到日頭西落,曹操方才下令收兵,整日的攻擊曹軍也曾架上雲梯對城頭進行實質的攻擊,可這個進展卻不能讓孟德的面色有任何舒緩,他知道那是張文遠在借此讓守城士卒迅速適應戰場的氣氛,燕軍器械之利固然令人驚嘆,但眼前這員良將才會讓他更為重視,如此人才卻為何不能為曹某所用?實是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