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守中有攻(第2/2頁)

華夏的兵家之道源遠流長,漢末之時孫子兵法已經流傳多年,另一個時空之中曹操是第一個為其作序的軍事家,而在今世,劉毅更將之與自己後世的所見及眾將的經驗糅合一處作為幽州武院的教材使用!提升麾下軍校的軍事素養是劉毅極為看重的,亦是軍隊建設的重要基礎,早在兩年方略中的整軍之前,燕軍幾乎已經在軍司馬這個層級之上消滅了文盲,而通過此次整軍,這些中級及高級軍校的軍事理論知識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其後還要擴大到更低的層級。

這些教材乃是武院之中的軍事理論指導,自然是要與實踐相結合的,有了沙盤的出現,在其上推演古今敵我的成功戰例並分析其中得失所在對於將領們提升自己的領軍之能或是熟悉某種新式戰法有著極大的好處,而張遼與高順二人提出的這個反擊之法,最為經典的戰例便是冀州之戰中的廉山血戰,以及司州之戰中文遠的突襲韓張聯軍,前者乃是典型的短促突擊,而後者就是在其上加以發展利用了。

張繡此時還深深的記得大約一年半以前自己以燕運營副統領的身份參加的那次幽州武院高級將領整訓,燕軍的八大軍除虎衛軍拱衛京畿之外其余都有自己的重責,因此其時與他一處的只有遼東軍統領太史慈、北平軍統領高順,白馬營統領嚴綱以及烈火軍統領鞠義,副統領一級的卻只有他一個,如今看來劉毅如此安排必有深意!

燕軍之精天下揚名,這些大將也都是名副其實,幾乎在所有的軍事科目之中,虎衛軍統領張合都能身在前兩名之列,顯示除了極為強勁的實力,在對戰場形勢的判斷之上雋乂的直覺更是準的可怕,往往在他出言片刻之後張繡才能體會到其中深意,這要是在實戰之中與之交手他便會先機盡失,且在實戰演練之中這些大將的務實之功都是極為純熟,甚至已經成了自己的本能,此處更讓張繡發奮不已。

正是在其中的一次攻守演練之中,北平軍統領高順可說威風八面,二比一的兵力卻無人能在他手中守住營盤,雖說演練與實戰還有所區別,但亦可見高敬方攻堅之能,後張合等人不服提出攻守倒轉,此時倒是互有勝負了,畢竟攻擊一方是處在主動的,但高順在堅守之中多次利用短促突擊戰術給予攻方沉重打擊也得到了眾將包括燕王的一致認可,眾人集思廣益之下才有了操演綱要之中的戰法,如今在這漢中之處,張繡就要拿曹軍精銳來實踐自己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