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二章 駕臨鄴城(第2/2頁)

“助大哥完成大業,便是小弟心中夙願,想必二哥心中也定是如是,想起不久便連再與大哥並肩馳騁沙場,小弟倒真是迫不及待了!”子龍雙手與大哥相持,二人面上都是極為真誠的笑容,當年在上黨城中趙雲便已經立定了心思,此時眼中之意更是堅定無比!

“呵呵,還是當日之言,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好了,軍中之事放後再言,我那趙統侄兒如何……”二人說話之間竟是並肩把臂而行,都沒有再度上馬的意思,而文醜管亥等將則是與二人保持一段距離緊緊的隨在其後,身為軍中男兒,他們更能體會到燕王與三將軍之間的那份兄弟之情,如今劉毅、甘寧、趙雲三人的山林結義早就在大漢天下傳為佳話,如此才是男兒之義的典範,將為天下眾人所效法!

二人便走便言,腳步卻也不慢,半柱香的功夫就到了鄴城士卒列陣相迎之處,一眾文武官員躬身見禮,士卒們亦是以軍禮見之,鄴城之內除了樊稠的並州營之外就都是趙雲身邊的親軍,僅僅觀其整齊的隊列與雄壯的軍容劉毅便知他們操練的嚴格程度當不在各軍之下。

“諸位免禮,正南先生,當日在北平城中得知先生願意出山輔佐子龍孤就是心中歡喜,只是諸事纏身直到此時才能得見先生一面,孤與三弟兄弟一體,今晚便在他的府中為先生一賀,眾人亦都要前來,此番孤冀州一行,民間治政都得其所,雨災之事大河暴漲也全仗各位操勞方能轉危為安,其中辛苦之處孤心中自知!”劉毅此時口中出言也大步上前持一青衫中年文士的雙手很見敬重,此人便是冀州之戰中為幽州軍在黎陽會戰所俘的審配審正南,他是三月之前方剛出仕的。

對待手下的一幹大將,劉毅向來是極為直爽,武人之間也少了許多虛禮與顧忌,可面對一幹文臣便不能如此了,他也一向極為注重自己的禮儀,人才對於劉毅而言是永遠不會嫌多的,當日袁紹麾下田豐沮授、郭圖審配都是其心腹幹才,這兩年郭公則在冀州所表現出的才能更是超出了劉毅的預期,尤其是在此次救災之中!看來三國之時諸葛周瑜,司馬荀彧等人的光芒太過璀璨無形之中便遮蓋了這些幹才們本身的閃耀,而劉毅用人是極為看重實際的,歷史上的名聲只會是重要的參考,冀州一幹降臣對審配都極為推許他又豈能不重之!

至於他南巡之中對各地政事雖是滿意之處居多卻也未必是事事如意,但官場的改良與治政之法的進一步革新都絕非是日月之功,此時面對麾下眾人自然要以激勵為主,大戰之前自是穩定為要!

“燕王氣度實是當世難尋,此兩年來配親見冀州民生之變,方知當年各人所言皆不虛也,只因心中執念卻是投效來遲,還望燕王贖罪!”劉毅待下的那種真誠是極為麾下稱道的,你可以明顯的感覺出他發自真心的看重與愛護,審配當日不肯效力乃是為全忠義之名,可這兩年親眼所見讓他知道了劉毅卻是雄主之資,且他對百姓的許多善待之法都與自己不謀而合,再見郭圖、顏良、文醜乃至高覽鞠義在劉毅手下都是毫不顧忌的得到重用,此份心胸氣度便要勝過故主袁紹,在他心中還有著一分治國安邦的男兒包袱,如今便要一展所長。

“先生之為,乃君子之義所在也,如今此舉乃為社稷萬民謀福,更是大義,孤心中對先生只有相敬之意,何罪之有,孤能有今日皆是仰仗麾下群臣之功,一人之力又豈能與眾人合力相比?先生今後盡管一展胸中所學,孤定當信之重之!”劉毅聞言微微搖頭笑道,說完便持審配之手與之同行,一眾文武見之也在心中暗暗贊嘆燕王之氣度非凡,這不僅僅是對審配一人,方才言中對眾人都是稱贊有加,其心誠之意溢於言表,當下亦是紛紛相隨齊往鄴城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