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受困巴西(第2/2頁)

不過奇謀妙計若能成功,不但在於設謀者的高明,更在於被謀者的配合,當然設謀者會根據對方的性情習慣營造出種種假象而使自己的謀劃更為可行,這一點在演義之中周瑜借蔣幹之手殺人可謂體現的淋漓盡致,而滿清針對崇禎的多疑在袁崇煥的身上施展反間之計亦是如此,這可以證明所有的謀略都是有前提的,那便是知己知彼!

夏侯惇此著固然精巧,可他與曹操對張任嚴顏二將的了解顯然達不到知彼的境界,一開始益州老將對夏侯惇的撤軍幾乎是不聞不問,似乎故意要和對方比試耐心一般,但在探聽敵軍虛實之上卻是極為重視,不要忘記此處作戰益州軍不但有著地利的優勢,更有人和之優,這一點最大的體現就是軍情的掌握,而軍情的是否及時準確對於一場戰役而言是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的,嚴顏便是在利用著這個優勢!

此處夏侯惇便是知之可除了嚴加防範之外並無太多良策,他總不能將所過之處殺個血流成河吧?倘若真的如此對曹操進取益州之舉肯定沒有半點的好處,這個苦頭當年在徐州已經吃過了。便似在司州之戰中,劉毅可以隨時掌握韓張聯軍的及時動向,可對手對於虎衛軍白馬營的前來卻是茫然不知,正是軍情上的差異才造成了幽州軍最終能將聯軍加以合圍並施計殲滅了聯軍之中最為強大的機動力量西涼鐵騎。可說從那一刻開始在劉毅心中司州之戰已經結束了!

嚴顏的應對極為穩妥,在夏侯惇離開江州之後三日他方才留下五千精兵與吳懿繼續坐鎮堅城,自己則率領三萬士卒尾隨而去,且始終與曹軍保持著一段極為安全的距離,在此處嚴顏可說拿捏的極有分寸,即讓夏侯惇大軍難於與他絕戰且一旦敵軍回頭采取急襲之法對付江州他也有把握趕在敵軍之前回城固守,這就是地利優勢的最大運用,即使曹操手中有著詳盡的西蜀地形圖也不能改變這一點!

倘若夏侯惇不管不顧的繼續進軍威脅張任的側翼,嚴顏統領的益州軍便會與張任配合尋求打擊對方的機會,比戰力益州士卒難以與曹軍相抗,可要說道在蜀地行軍他們絕不會輸之,想來以夏侯惇其人當也不會用此奇險之法,而他若與曹操合兵一處強攻張任,嚴顏的選擇便更加多樣了,既可全力騷擾敵軍後路也可與同袍合力抗之!

劉毅沒有看錯,在這事關益州存亡的一戰之中,兩大名將都表現出了極強的冷靜與配合的默契,尤其是後者給曹軍帶來了極大的困擾,這兩人的默契不但因為戰前的規劃,更因為他們在蜀中十余年的相交,擁有優勢兵力的曹軍亦很難打破二人之間的這般配合!

如果此地不是蜀中而換成中原之地夏侯惇可以保證嚴顏不敢離開江州,張任的騷擾之策對曹操主力也未必管用,強大的騎兵利用機動性的優勢就可以讓二人的配合默契徒勞無功,可蜀中的地形卻大大限制了騎兵的機動性,一旦失去最大的倚仗,騎軍便不足為懼了!此時劉毅在司州之處精心操練山地營便是為此,即使騎兵的優勢難以施展,他也要讓步卒能夠擁有極強的機動力,這在崎嶇地形之中顯得無比重要!劉毅相信曹操不會看不清此處,可他卻沒有時間去準備,或者說是自己沒有給他充足的時間去準備,此時的戰局也的確陷入了僵持!但一向精於謀劃的曹操會任由形勢如此發展下去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這些困難他在戰前不會想不到,也定會有應對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