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章 蜀中良將(第2/2頁)

“老將嚴顏,看此人用兵便知其乃勇謀皆備之將,先以鬥將提升己方士氣再為穩守之法,使得將略如夏侯惇者亦是無可奈何,頗值我軍借鑒,按軍情所報,此人武藝怕還略在夏侯元讓之下,而能與之平分秋色當是拼盡全力不惜與敵同亡!如此年紀猶能有如此血勇與領軍之能,老將嚴顏名不虛傳,可與南陽黃漢升並列了。”劉毅聞言首先言道,江州城下一戰他說來猶如親見,分析的亦是絲毫不差。

“劉季玉手中不是沒有良將,倘若他能先行將嚴顏張任二將用於上庸巴東之地,恐怕曹軍亦未必會有如此進展,如今夏侯惇手中不過一路偏師,嚴顏又有堅城為憑,想要下之談何容易,雋乂以為然否?”戲志才頷首言道,說完便又轉向張合,論及將略,雋乂絕不會在夏侯元讓之下,且數次出征都是獨當一面,他的意見自然極有價值。

“僅以軍情所示,這江州城之堅固怕還要在當年的安縣之上,其時我奉燕王之命首戰攻取此城,三軍用命且在鐵牛的朱雀營相助之下還足足打了八日,城中呂威璜所部卻不過萬人!如今這老將嚴顏既能得燕王推許,其統軍之能當還在呂威璜之上,兵力又數倍與之,加上夏侯惇並無轟天炮這等攻城利器,強攻而下幾乎無此可能!倘若合是那夏侯元讓便絕不會在此城之上徒耗兵力,向北轉進與曹操大軍遙相呼應才為上策!若那嚴顏按兵不動便可合力對付張任,若他棄城而出則堅城便不足為憑,倘若純論戰力,益州士卒除在山地之外與曹軍相較絕無任何優勢可言,抓住時機與其決戰應為可行之法。”張合聞言也取起沙盤之旁的一根竹竿點指其上江州城言道,其話語之中見事清晰,應對有法確不愧大將之名,而其中感觸最深的又莫過與魏延,單憑此時張合這份見識便在自己之上,還需再下苦功歷練才是。

“呵呵,雋乂眼光很是精準,此戰關鍵不在江州而在巴西,張任此人倒是聰明,這騷擾之法用的極為精巧,也唯有此處多山之地形才能任其發揮,想必此時孟德兄也當時苦不堪言,不過若是易地而處沒有一支能與之相抗的山地之師,便是劉某怕也是一般,張繼遠,人才啊!志才,子才那處山地軍操練之時還要加緊,那漢中之處也頗多山地了。”劉毅對張任的欣賞絲毫不加掩飾,喜愛之情溢於言表,眾人當然已經早已習慣了燕王的此般作為,曹孟德愛美女更愛人才,燕王又何嘗不是?只要是人才無論身處何方陣營都能得到他的贊賞。

“燕王放心,此時已然展開,待張文遠整編長安降軍之後便可再度加強,到時當不會有負燕王所托。”戲志才聞言亦是會意的一笑,在主公心中始終都未將漢中之地放下,他又怎會輕視?

“倘若目下將夏侯惇換成雋乂,恐怕蜀軍便有得煩惱了,這一手脫身之計頗為巧妙,換了誰是嚴顏都會進退兩難,與其強攻不下,倒不如將之甩給對手,雋乂又精進了,此時便要看夏侯惇是否會按之行事了。”賈詡一旁緩緩言道,倒是對張合不吝贊賞之辭。

“軍師言重了,此還不是燕王軍師之功?合雖未見過這夏侯元讓,卻聽公明與三將軍提過此人,頗為稱道,而其能得曹操如此信任,絕非庸手,便是身處局中一時不明,久後必可自知,說不得此時已經有所行動了。”張合頗為謙遜的言道,可又毫不掩飾自得之色,到讓眾人婉兒,不過隨即便又正色言道,燕軍眾將交流的可不單單是武藝,對方陣營之中的那些大將亦是他們平素經常提起的!

“此處怕是要被雋乂說中了,那夏侯元讓乃是曹操宗族戰將之中最為出色的三人之一,亦是久經戰陣之輩,雋乂所言他當會看出,彭宇,這幾日你等要依張將軍之言加以推演,孤料即便如此,這張繼遠當也有應對之道,關鍵還在他與嚴仲洛之間的默契!”劉毅聞言笑看了張合一眼之後方才說道,他言中的三人便是夏侯惇、夏侯淵與曹仁!此乃曹操宗族八虎騎之三,論及統軍武藝皆以此三人為最。

若是自己沒有記錯的話,此三人除夏侯淵外似乎都是做過魏國大將軍的角色,而有“虎步關右所向無敵”之稱的夏侯妙才卻在漢中一戰之中為老將黃忠所斬,令得曹操如失一臂,曹仁則被劉備稱為勇不可當,如今張合能見此處,夏侯惇多半便不會不見,不過他此言之中還是頗為有些無奈,此時眾人推演的軍情都已是半月之前的了,這信息的滯後將會大大的影響劉毅的應對之策,可亦是無可奈何之事!畢竟受限與時代的因素,有些事情是難以改變的,劉毅也只能憑借對戰局的分析加以預測,以此來作為自己應對的依據,最後對天狼彭宇的出言便是為此而發,這先機二字乃是兵家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