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按兵不動(第2/2頁)

為何劉毅怕自己重蹈曹操的覆轍而有赤壁之敗?便是在他心中這三國第一英雄在此戰前後的表現簡直判若兩人,似乎他的所有豪情壯志都被周公瑾的一把烈火燒去了大半,劉備奪取益州不久,賈詡便曾勸曹操出兵討伐之,趁其立足未穩將之擊潰,但孟德卻出人意料的沒有采取這個建議,這與他當年在袁紹的重壓之下尚能兵出徐州將劉備驅逐何止天淵之別?果然在劉備養精蓄銳之後便兵發漢中,首次在正面交手之下擊敗了曹操,可說漢中的陷落才是三國鼎立真正穩定的開始,一統天下的契機再一次從亂世奸雄的指縫中溜走!

由此看來在史書之中雖有曹操的“孤燒船自退”之掩飾,但赤壁之戰對其打擊的沉重是可想而知的,恐怕就是在那烈焰焚天之時,五十四歲的曹操已經失去了他一統天下最大的利器,那便是一往無前的信心!終其一生也不會再有橫槊賦詩的慷慨豪情了!“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沖天壯志最終變成了“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只是到了暮年的烈士,他的壯心再也不似從前那般鋒銳的不可阻擋了!

劉毅的穩步進取可說是最為穩妥的方略,曹操拿下益州也不代表就能立刻就能與他在實力上分庭抗禮,他至少需要一段修養發展的時間,就像是劉毅現今一般,到時他的對手也能像他眼下毫無顧忌的攻擊益州一樣給予他全方位的打擊,能不能撐得住將決定天下走勢。

正是因為如此劉毅才沒有任何動兵的意思,表現出了足夠的冷靜,他與曹操這番相爭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徹底解決問題的,讓其一時的先手是為了在日後自己可以掌握更大的先機,現在他的得漢中之心無比強烈起來,只要拿下此處他就可對曹操依舊保持巨大的壓力,今後的主戰場說不定就不在青兗之處而在益州!且前方張魯在表態之中的有所保留也會給劉毅出手對付他師出有名,不過這對劉毅而言並不是問題,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旦下定決心他需要理由嗎?

對劉璋的提醒他也只能做到這麽多了,而除了出兵之外他還是有著不少手段的,比如說前番方才有些沉寂的輿論戰會再度激烈起來,現在他擁有著更為充足的理由,而物資方面的禁運現在便已經開始,煤、鐵、糧食這些作戰物資對兗州青州已經完全隔絕了,對揚州也會有著嚴格的限定,他要用盡一切手法去消弱曹操的實力,可能這些一時難以見效,可這要長久堅持下去就一定可以見到成果!

當然劉毅此時心頭的顧慮還不僅僅是曹軍進攻蜀中一事,他還要隨時注意劉備的動向,此人與曹操一般對時機的把握是極為精準的,他在沿江設立烽火台便是對劉毅水軍的提前防備,江北各郡城池的加固與征兵自也是用意明顯,二人此時除了在表面上還保持著合作的態勢之外暗中卻已是互相敵對了,劉備絕非屈與人下之人,劉毅現在雖不知其下一步的動向究竟為何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此人定還是心存天下的!也許是前期經歷的失敗太多,劉備在接受能力上顯然要勝過曹操一籌,甚至在六旬之齡還敢做出一場驚天豪賭,就算最後他的豪賭以慘敗告終卻也絲毫不能掩飾他心中始終不滅的一統天下之念。

前番龐統徐庶二人分析的不錯,在對待劉備的態度上,至少在自己擊敗曹操之前劉毅都會是以防備居多,當日留下一半徐州不加占據便是為了流出一塊戰略緩沖的余地,倘若劉玄德真的揮軍北上其所攻之處必是下邳無疑,而在此間劉毅軍的鐵騎將會發揮出恐怖的戰力,一旦形勢發生有利的轉變,劉毅便會像對付韓張聯軍一般對之。

曹操劉備,這是兩個劉毅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之後中都要面對的強勁對手,而在此時平州魏悠處的一封來書又讓他若有所思,原來竟是北方的鮮卑派出了一個使團繞道夫余取平州之地前來北平,他們和大漢在以往是極少有交集的,如今前來又是為了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