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館中論武(第2/2頁)

雖然連勝四場而過關魏延心中卻沒有太多的自得,這裏考官的武藝水準已經很令他驚訝了,若是放在荊州軍中怕怎麽也得是個屯長,尤其是焦南,其武藝擔當校尉也足夠了,從他們豐富無比的臨場經驗之中魏延可以肯定這一定是軍中之人,後來才知這焦南乃是甘寧飛虎軍中的一名軍候,他們來做考官只有三月時間,隨後便要輪換,其余也是如此,此乃燕王為了防止營私舞弊而定下的規條。經此一戰,魏延對幽州軍的整體素質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不愧虎狼之名!

演武通過便還有馬術與箭術的考校,這對魏延來說並不困難,可那些行軍布陣,軍法精要的筆試去讓他有點力不從心了,家境貧寒的他識字並不太多,好在焦南似乎看出了他的尷尬,立刻將筆試改成了口試,這才讓魏延得以對答如流一展所長,也暗佩館中的周到。

而在這一切結束之後他便看見了那個快步而來的黃衫身影,此人三十余歲年紀生的極為雄壯,便是寬大的正服也掩蓋不住他強勁的筋肉,且眉宇之間自然就有一股極強的威勢,單看其行走步伐就可推斷此人定有不俗的身手!果然在焦南對他的稱呼之中魏延知道了眼前的這個黃衫大漢就是徐州刺史前將軍甘寧,亦是名聞天下的勇將!

且不說戰陣之上的那些功績,身為武者的魏延最為熟悉的就是流傳大漢的風雲將譜,除去已逝的溫候呂布,巴郡甘寧的紫鮫斷浪刀位列第八,而第七位的正是老將黃忠,當然這些排名也未必就能定出這些猛將的高下,冀州一戰中甘興霸便與排名第六的虎癡許褚大戰一天一夜平分秋色,而黃忠更是將排名第五的惡來典韋傷在箭下,頂尖武將之間的差距是極為微小的,他們之間的勝負會取決於很多因素。

甘寧受大哥重托坐鎮徐州,自然是盡忠職守,他心中深知徐州戰略位置之重要,軍事政事皆是親力親為,對大哥一向看重的人才之事更不會有半點的疏忽大意,今日在州府之中聞聽招賢館有人來報說是一條大漢連勝館中四名考官,看上起還頗為輕松,且之後的考核也是成績優秀,甘寧聞之便是大喜,待公務一完便親來此間。

曾經身為江湖大豪的甘寧為人極其豪爽坦率,可在與魏延這樣的武者相交之中他的坦直卻更顯真誠之意,看見這個年輕漢子興霸眼中就是一亮,這是他身為頂尖武將的眼光與直覺,加上之前此人在招賢館之中的表現,甘寧更是深信此人定是非同小可!

這二人相遇一處言談自是及不上互相之間的切磋,與甘寧交手之後魏延立刻就感受到了沉重的壓力,紫鮫斷浪刀那如同長江大河一般的攻勢讓他應付的極為吃力,因為甘寧不光刀法精妙,身法亦是靈動無比,這可是興霸多少年江湖廝殺的經驗,馬戰尚且難顯,可到了步戰之中優勢就極為巨大的,恐怕在如今天下所有猛將之中能在步戰身法上勝過他的也惟有劉毅,但其更多的還是一種天賦。

此一戰魏延戰的相當吃力,與甘寧交手的艱苦程度還要勝過黃忠,這倒非是說甘寧的武藝能勝過黃忠,其中還有著風格相克的關系,魏延的刀法也是講究變化多端與連綿不絕,而這正是甘寧最為熟悉的,論起此兩處特點他的紫鮫斷浪刀當要在魏延的鬼頭大刀之上,一旦長處受到限制,他的吃力就顯得理所應當了。可以想象倘若許褚去和太史慈比快又或者反之子義與虎癡較力,結果可想而知。

另外的一點重要之處還是經驗,論武藝黃忠甘寧並駕齊驅,論戰陣經驗也是相差無幾,漢升雖是年長但荊襄卻一向安寧,而甘寧則自黃巾開始便是身經百戰,尤其是在步戰的經驗上更是極為豐富,這些條件綜合一處,使得魏延在四十回合之後便已經捉襟見肘,再過十合便是徹底的下風,好在此時甘寧見好就收,相試的已經足夠了。

若是旁人能與錦帆甘興霸大戰五十回合方才落敗乃是足以自豪的事情,這份武藝定可在軍中為將,但以魏延的自傲卻不會如此,在他心中自己縱使比起風雲將譜上之人也是一線之差,可今日與甘寧的一戰卻使得他的信心受到了打擊,由此看來恐怕當日黃忠與自己相較武藝也是有所保留,看來他還是將這些天下勇將看得小了!

魏延的心思甘寧一見便知,心中也是頗為欣賞,身懷絕技之人誰沒有一份自傲?他與大哥不也如是?此人的這份武藝已經非同小可了,倘若換了馬戰恐怕就算自己要勝也要到七十回合開外,而一旦魏延的經驗豐富起來,武藝再有所進展之後就更難說了,如此戰將當真極為難得,想必大哥知道定是心中歡喜!

甘寧很是直爽的向魏延指出了他今日的敗因,也點出了他刀法之中的幾處瑕疵,態度極為誠懇,這讓魏延心中很是感激,且甘寧還向他說道了劉毅與趙雲的苦功,言此才是精進之道,魏延聞之心頭更為震撼,原本自己以為的勤奮刻苦與此二人一比卻還頗有不如,看來今後定要再下苦功!此後他便隨甘寧去了州府之中,一番相談之後便表示出了投效的決心,甘寧欣喜之余也是立刻將之報與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