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號為虎威(第2/2頁)

而相比於樊稠率領騎軍的突襲,張遼的夜襲就更具危險性,畢竟他要面對的是數十倍與己的敵軍,稍有不慎就是身陷重圍之句,可文遠之所以能在漢末都可稱為頂尖的良將,極其出色的戰場分析能力和無雙的膽略就是最大的保證,前幾日的夜間騷擾弄得聯軍不勝其煩,可卻只是見風不見雨,這種連續不斷的騷擾很容易讓聯軍士卒產生習慣的心理,當這種習慣成為自然的時候,張遼出手的時機就到了。

便在聯軍自洛陽退軍之後的第七日深夜,張遼率領廖化的青龍營及自己麾下燕雲營共兩千精銳在樊稠騎軍的配合之下對疲憊的聯軍展開了一場足以載入史冊的夜襲作戰,這一戰的地點是在洋縣近郊,張遼打擊的就是聯軍最具實力的中軍,誰也沒有想到他會挑選最強的一點下手,兵法中的出其不意被其運用的淋漓盡致,整個夜襲作戰前後不足一個時辰,文遠以傷亡數百的代價斬首兩千,敵軍慌亂之中自相踐踏的損傷難以統計,甚至韓遂與張衛二人都在睡夢之中被自己的親衛強行帶至後軍營帳方才得保,待喊殺聲定後方才驚魂稍定。

事後劉毅將洋縣夜襲稱作自古以來夜襲作戰的典範,稱張文遠一身都是膽,可號為“虎威將軍”!此後這個稱號伴隨了張遼的一生,陪著他在劉毅麾下東征西討建立不世功勛!而從實際的作戰效果上來看,此次的夜襲配合樊稠的突襲戰術使得聯軍本就不穩的軍心更是人心惶惶,日不能盡心,夜不能安枕,極好的達到了疲敵擾敵的效果。

劉毅對於殲滅聯軍大軍的構思便是圍殲,既然是圍殲,首先的重點就在一個圍字,這在冷兵器時代可是極難做到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當前兵力對比只是勉強一比一的情況下,近代戰爭之中,可以憑借遠程火力及堅固的攻勢來阻擋優勢的敵軍,可在以近身搏殺為主的漢末,這一點是行不通的,時間也不允許劉毅構築大量的堅固營寨。

他可以利用的就是騎軍對於步軍天生所具備的優勢,機動性!有著一支流動的強大力量加上某幾處堅固的要塞作為屏障才是實現他戰略目標的最大基礎,正因如此他才會千方百計的去打擊敵方的機動力量西涼鐵騎,只有將機動性的優勢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全殲敵軍才有一定的可能,倘若只是兩軍決戰予以殲敵自身的損失絕不會小,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劉毅如果還這樣做只能說明他是庸才!

前番的洛陽攻堅與騎兵決戰已經損耗了聯軍將近八萬士卒的兵力,劉毅軍的傷亡亦在三萬上下,其中的兩萬又是在擊破西涼鐵騎之戰中所付出的代價,眼下的種種手段並用最大的目的就是要使剩下的這近二十萬敵軍變成徹徹底底的疲軍與孤軍,司州的牢籠會讓他們處處碰壁,當其軍心士氣將至谷底糧草接濟亦跟不上時就會如同一只遍體鱗傷的猛獸,雖然看上去依舊威猛有力其實卻不堪一擊。

這個戰略劉毅與張虎議定之後便是毫不猶豫的加以實行,張遼樊稠等人的出色發揮都是此戰略重要的組成部分,不得不說二將此次的臨機決斷給了劉毅很大的驚喜,倘若他們的騷擾與疲敵之法是劉毅戰略的第一步的話,無疑這個第一步二將完成的近乎完美。

戰陣之上是雙方實力的較量,是士卒戰力的比拼,更是那些將帥們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此番司州大戰之中,唱主角的絕非劉毅一人,各營大將的統軍能力和戰術應變都極為關鍵,他們才是整個戰略的真正實施者,限於通訊手段的薄弱,劉毅是無法及時的照應全局的,麾下戰將的應變在此時就會變得極為突出,劉毅與張虎對此早就下過論斷,聯軍雖是兵強馬壯可在將領這一方面完全無法與司州相抗衡,否則朗生就是再過自信也不敢定下如此大膽的戰略!

在司州這個舞台上,張遼樊稠二將奏響了他身為頂尖大將的輝煌樂章,圓滿的完成了主公軍師下達的戰略目標,可顯然聯軍士卒在此的噩夢僅僅是一個開始,接下來他們還要面對一支在二十年前就揚名於天下的大漢精銳,當年它被稱作白馬義從,使得無數異族膽寒,而如今它叫做白馬營!有了張遼樊稠二人的珠玉在前嚴綱早就按捺不住心頭的戰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