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忠孝兩難(第2/2頁)

此時司州幾乎大局已定,又有子才與文遠坐鎮,倘若我快馬趕回京師,以烏雲蓋雪的腳力應可見到母親,縱然天意難違自己也可陪伴左右,有那麽一瞬間劉毅心中有了這樣的想法,可此時他卻想起了日間王雲的話語,燕雲營五萬將士中有一半都來自幽州,自己今日的處境想必他們也都有過,他劉毅能夠拋下一切而回,那些將士可以嗎?如今戰局正在緊要關頭,倘若此時自己一去對軍心士氣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對那些士卒們公平嗎?對自己追求的大業又該如何解釋?

忠孝兩難全,忠孝兩難全!當日祖父去世自己對這句話已經有了體會,如今卻又更深了一層,自己的大業容不得他此時加以退縮,司州百萬軍民也讓他不能就此而去,也許這就是爭霸天下所必須付出的代價,亦是王者之路上所要承擔的苦痛,來到今世,既然選擇了這條道路,無論如何他都會不回頭的走下去,眼下亦是如此!

“與我取紙筆來。”劉毅此時的言語之中已經恢復了往日的冷靜。

劉六聞言懸起的心放下了少許,少爺又將心中的那份酸楚壓了下去,他絕對可以算得上是劉毅的忠臣,對主公的這份擔待有著欣慰,可從長期相伴的忠仆而言,卻也有著對此無能為力的感覺,當下也不多言,急忙取來紙筆放於案桌之上並為少爺研起磨來。

“此信立刻派人送往洛陽發到北平,你出去之後讓所有人離營三丈,沒有劉某的招呼都不可進帳。”劉毅接過筆來一揮而就,將之交給劉六言道。本來想著要動用獵鷹飛羽前往傳書,那樣至少能快上兩日,可既然決定了留在戰場,這兩日的快慢並沒有多大的意義,況且飛羽的存在對於眼前的司州大戰還有著極大的作用。

“少爺保重。”接過信來的劉六猶豫片刻,說出這四字之後方才轉身去了,他知道少爺又要一個人去面對那種苦楚了,可對此他卻無能為力,能做的也只有將這份手書以最快的速度送往洛陽。

“若得老天垂憐,保母親得延此生,劉某願折壽相抵。”待劉六出帳,劉毅長身而起面向東方喃喃自語,面對生老病死,傲然獨行的狼王亦要垂下驕傲的頭顱去祈求上蒼,此時山林狼王就是一個無比孤獨的存在,哪怕是遍體鱗傷他也要獨自一人在角落裏舔著傷口。

大雨的暫時停歇讓這兩日受盡了雨水之苦的聯軍士卒松了口氣,可在韓遂張衛等人的心中,那種危機感卻是更為的強烈,洛陽大軍已經開出城來跟在聯軍的後方,並與他們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距離,既不加以打擊也不會被他們甩開,就如同跗骨之蛆一般,劉毅的心思已是昭然若揭,想來就是自己號令大軍回頭恐怕也抓不住他們,況且面對金狼旗,又有多少聯軍士卒此時還有回頭一戰的勇氣?在這一場心理較量之中,張虎的分寸拿捏的十分精準,再大的優勢與有利的形勢也不會讓他放松警惕,時時刻刻他都會隨時戒備敵軍回頭一擊。

劉毅的大軍跟在後方卻不上前交戰,很顯然絕不會是歡送聯軍回函谷的,這條歸路絕不好走,一不小心就會變成不歸路,這幾日敵軍的騎兵雖未給予聯軍士卒以實質性的打擊,可那種隨時存在的威脅卻更能打擊人的意志,且在他們每晚宿營之時,劉毅軍總會加以騷擾,突如其來的鑼鼓之聲,數萬人的士卒納罕,這一切都使得身心交瘁的聯軍士卒難以入眠,生怕這眼睛一閉上就再也沒有睜開的機會,本就極大的耗費了體力又得不到良好的休息,這份打擊可想而知。

當年諸葛亮在漢水與曹操對峙之時就曾用過此法,如今在張遼樊稠手中更是發揮的淋漓盡致,相比在大雨中受盡煎熬的聯軍士卒,有司州百姓作為後盾的劉毅軍就要幸福的太多,每日都有可口的飯菜,外出騷擾敵軍回營之後便有熱騰騰的洗澡水與幹爽的衣物,更能得到充分的休息,後勤的保障使得他們無論戰力士氣都是極為的高昂。

外出的士卒現在都會攜帶兩樣東西,一種是鐃鈸戰鼓,經過匠人精心設計的它們可以發出更為巨大的響聲,還有一種便是擴音器了,有了它的幫助,天生大嗓門的異族騎軍更有了用武之地,這不是什麽正規的戰法,可在此時卻能發揮極大的效用,用兵之妙存乎一心,聯軍雖是屢遭重創卻畢竟還有二十萬大軍,想要將之一口吃下就必須無所不用其極的去加以消弱,這亦可以看做是另一種形式的放血戰術,只不過它所放掉的不是血,而是聯軍士卒的勇氣信心與體力。

有了之前的鋪墊,大雨又停了下來,根據那些村民的說法,這場雨至少要停上三日,對於此時的張遼樊稠而言,有過前些日子的鋪墊之後他們可以放手去給聯軍士卒以實質性的打擊了,放血之後便是割肉,現在群狼戰術被二將運用起來已經是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