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六章 孰優孰劣(第2/2頁)

“二十余萬敵軍,七萬西涼鐵騎,嗯,嚴某定當全力阻之!”嚴綱聞言目視地圖上的地形良久之後方才言道,兵法有雲,歸師勿遏,可劉毅既然將此交在他的手中,就要竭盡所能完成主公所托。

“以前番主公軍師與我等的商議,想要敵軍自動退卻除了洛陽堅城讓其攻之不下外便要斷他的糧道,此處便交給遼與樊將軍為之,二位將軍只管養精蓄銳,待時機一至方可出擊,倘若敵軍後退,主公會親領大軍在後威脅,異族騎軍並並州營威脅其兩翼,只要仲甫能夠擋住敵軍或是遲滯其速,高將軍虎衛營的目標便是……”

“函谷關!”方才高覽聞聽張遼出言之後便一直在思索戰局的形勢,有洛陽堅城作為屏障,只要能截斷或騷擾聯軍糧道,久後其必難堅持,自己不用參與作戰,主公軍師又將如何安排虎衛營?一番沉思之後卻有所得,等張遼說道此處,他也低聲出言,正與其異口同聲。

“對,就是函谷,眼下敵軍占據兵力之優大軍壓境,此關防守士卒尚有萬人,韓遂張魯對這後路倒也看得頗緊,我軍之中若論攻城當以虎衛遼東二營為先,如今遼東營隨同敬方兵出青州,這威脅函谷之責便要落在高將軍身上,當日鎮守函谷的青龍營將士尚余三千皆有新任統領廖化廖元儉統領,主公軍師欺聯軍不敢圍城,數日前用疑兵之計已經將青龍營與燕雲營萬余士卒送出洛陽,他們將會助高將軍攻取函谷,不過具體出兵之前還需有主公將令,高將軍到後要做好兩手準備,一為攻城,二為阻敵!”張遼目露贊賞之色,又再詳細言道。函谷關易守難攻,其險要不在虎牢之下,因此劉毅對於能否奪下此關還有著一定的猶豫,幽州軍雖精可其上畢竟還有萬余敵軍,倘若攻之不下再被聯軍沖破阻攔可就不妙了,因此此法還要依情而定。

“主公軍師考慮的周到,以函谷之險,縱以我軍攻堅之能亦要耗費許多時日,而聯軍聞訊必定會拼死往援,其大營至函谷之處無險可守,單靠嚴將軍白馬營未必攔得住,除非先前就給予聯軍重大打擊,否則這關門打狗之法雖說巧妙卻也容易傷及自身!”豪言壯語是要有限度的,沒有十足的信心與行之有效的方略就會變成胡吹大氣,當年以善攻聞名的高順齊集所有軍中精銳攻擊虎牢,兵力數倍與之,尚有不計損失十日之言,如今函谷之險不在虎牢之下,高覽行事亦要極為慎重,親率的做出任何承諾都會對大局的變化影響巨大!

“高將軍所見精細,想來主公軍師所謀亦在於此,不過無論是否要攻取函谷,二位將軍都必須盡快到達主公所令之地,如今戰局遼已與二位解說詳細,這便同往軍中備明晨出兵之所需!”張遼聞言暗暗點頭,難怪主攻對此人頗為看重,光是這份臨陣的冷靜已是不易,當即也不再多言,便與眾人一道前往軍中安排一應所需之事,正如嚴綱方才所言,援軍早一刻到達位置就能增添一分大戰的成算。

拿下函谷,將聯軍困在司州之內關門打狗無疑是最為理想的結局,可法之中的艱難卻是不言而喻,張遼說的沒錯,劉毅與張虎這幾日滿腦所想所算都是運用此法的可能性,他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若能將韓遂張魯這二十余萬聯軍留在司州加以殲滅不但司州危局可解,長安西涼之地亦唾手可得,到時只需讓馬超率領一路偏師前往,憑借馬家的聲名與司州之戰的結局這二處必可傳檄而定,而漢中在喪失了如此多的精銳之後豈能與劉毅相抗,更別說還有益州在後!

可翻轉一想,想要攻克函谷所需的條件也是極多,首先攻擊一方手中必須要有足夠的兵力可以穩穩壓制守軍,其次定要將聯軍與函谷戰場割裂開來分別對之,若是攻擊函谷不利或是耗時極長一旦聯軍接近此關攻城士卒便不得不退,劉毅手中並沒有雄厚的兵力可以保證給攻城士卒以足夠的時間,況且還有攻之不下的可能。

如若將高覽所部投入到對聯軍的圍堵,卻可大大增加擊潰甚至是全殲敵軍的可能,不過他們也可能面對聯軍的殊死一搏,那可是二十幾萬大軍,巨大的傷亡定是在所難免,況且函谷一日不下,始終會是他的心腹大患,究竟該如何取舍才能得到最大的效果?此時洛陽城中的劉毅與張虎也正在斟酌謀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