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援軍之議(第2/2頁)

“大公子張將軍今日竟會聯袂前來,定是尋志才有要事,倒是老朽叨擾太久了,大公子,令祖母近日可好?”步出屋門之時楊彪仍是一臉憂色,可見到劉桓與張合當即便改顏相迎,顯然對於劉桓他的態度更為親熱一些,日前劉母偶感微疾,故才如此問之。

“有勞楊司徒相問,祖母經華先生開以良藥,已是大致痊愈,司徒費心了。”張合聞言只是微微一笑示意,而劉桓卻要很是恭敬的出言,心中對楊彪如何看待是一回事,但該當注意的禮節卻不能廢,況且問起的還是自己的尊長,因此面上亦是一派專重之色。

“好、好,張將軍與大公子來訪,老朽便告辭了,志才不必相送,大公子若有閑暇,可來老夫家中一敘,聞小犬言及便在幽州書院之中大公子言行亦是不俗,不愧書禮之家。”楊彪聞言撫須而笑,對於與劉毅結親他還是極為滿意的,對劉桓更是頗為欣賞,當下出言之後便和戲志才等人為別,經過劉桓身側又是笑言道,他不稱劉家為將門之後卻稱書禮之家在當時亦是一種誇贊,文臣畢竟還是有些自恃的。

“司徒有請,豈敢不應,改日劉桓必定登門聆聽教益!”劉桓聞言躬身言道,這邊戲志才卻未聽楊彪之言而是親自將其送出內門方回,這些老臣對於禮節是極為看重的,可不能只聽其口中所言。

“大公子可先去戲某書房之中,書案之上有各地民情政事,請大公子先行觀之,待我理事之後再來相會。”相比於張合,戲志才對於劉桓的看重還在其上,聽其所言劉桓來此亦不是頭一遭了。

軍情要事向來為軍中機密,劉毅對此極為看重,劉桓自然也是深知,如今張合前來與戲志才定有要事相商,便以他的身份也不能加以打攪,甚至在父親授權之前他也沒有旁聽的資格,不過對於戲志才的安排卻也頗為滿意,政事也是他興趣所在,當即微施一禮便就去了。

“大公子行事頗有主公之風,夫人教子又極為有方,再加一陣歷練,他日必有所成!儁乂你不在軍中,到州府之中卻為何事?”看著劉桓的背影戲志才頷首而言,眼中頗有滿意之色,當即便與張合一道入屋,落座之後方才問道,心中卻知他的前來定有要事相商。

“軍師,合受主公重托,率虎衛營士卒助軍師坐鎮幽州,可司州之戰卻始終放心不下,主公固然有百勝之名,統軍之能更不用言,但此番敵軍畢竟預謀已久,且兵勢雄壯,異族騎軍終究非是主公下屬,合與高將軍幾番推演,都覺主公若想言勝兵力極為不足,如今幽州穩定,合便想留下兩萬士卒坐鎮,其余三萬大軍則立刻開往司州助主公破敵。”此事張合思慮良久,早就想的通透,見軍師問及便立刻和盤托出,他相信軍師心中定也與他一般心系主公安危。

“嗯,儁乂所言不無道理,以主公性情絕不會安於與對方相持,烏桓匈奴兩處騎軍其心未必有差,可戰陣配合終究生疏,倘若留下兩萬士卒……?儁乂可先將你與高將軍之推演說來一聽。”戲志才對張合的忠誠絲毫不加懷疑,從其言語之時的神情便知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當下微做沉吟之後卻先讓張合言推演之事,也便自己定奪。

張合聞言也就將他與高覽二人所做的種種推演之法盡數告知軍師,這兩人都是有名戰將,又是經過多次的演練綜合及時的軍情做出結論,這個分量便是戲志才也不得不加以重視,況且其中有不少所見都是與他不謀而合的,主公當日將虎衛營留在幽州所慮有三,一為異族,雖是交好可在兵家之道上你不能忽視任何可能的出現,倘若幽州有失必定全局震蕩,此險不能冒!不過隨著二族的出兵此事可暫放一旁,其二便是對朝中的擔心,畢竟劉毅在與不在情況還是有所區別的,戲志才手上必要有足夠的力量才能加以震懾!其三則是幽州有策應全局之責,手中兵力越加充足便能更好的應付各種突發之事!

這個考慮不可謂不細,也是基於大局出發,可此時一些形勢已經有了改變,張合的考慮就變得極有可行性了,不過在戲志才心中,倘若要派兵支援司州,就絕不會只是三萬士卒那般簡單,既然要助主公取勝,兵力自是越加充足越好,可其中牽連甚廣,他不得不詳加思量,因此一直在考慮其中得失良久未曾出言,一旁的張合倒也不加催促,此事的決定非同小可,軍師所負之責比之自己更要重大,謀劃周詳而動更是理所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