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秋收在即(第2/3頁)

“大將軍極少如此出言,三將軍更是親見,黃將軍又何必過謙?所謂當仁不讓,此趟若是有幸,嘉也想一見將軍神射。”郭嘉心中知道主公最喜愛的便是謀臣勇將,以他眼光看中的人絕不會錯。

“此處不是說話所在,尚請郭少府上車,吾二人在前引路,先至南陽驛館歇息一日,明日早間再奔襄陽,晚上我二人自要設宴為少府接風洗塵,也好多多請益。”劉磐一旁便請郭嘉上車。

奉孝微笑施回到車上,劉磐黃忠身後士卒來到車丈兩側相護,一行便向南陽行去,待到得城中,等郭嘉稍稍歇息之後便在府中設宴款待,二人皆是爽直之輩,奉孝又有意結交,三人自是言談甚歡。次日劉磐親領一千士卒護衛郭嘉往襄陽而去,黃忠則率軍留守南陽。

北平城中劉毅的病情日漸康復,前日親自去了宮中一趟面見天子,劉協見皇叔面色依舊有些蒼白一力讓他再回家休養,待病情痊愈之後再問國事。劉毅謝恩之後便回府中,這兩日往大將軍府跑的最勤的就是陳群與鐘繇二人了,此時臨近秋收,對此朗生可不會怠慢,去不得州府之中便把家裏當成了辦公場所,讓屬下來此相報。

“主公,按各州郡縣的預計,此番幽州除了新開墾的農田之外收成較之去年應能多上一成,而並州司州二處可提高至兩成,平州氣候不算上佳,前番又有旱情,只能大致相當,至於冀州受大戰所累不少農田絕收,軍墾又尚未見效,想必還需各州調撥。”書房之中劉毅等三人的案幾上都是堆積如山的竹簡絹帛,陳群正在匯總相告。

“嗯,平州之地本就缺水,今年又逢旱情,能與去年相若足見憲和在水利上花的功夫頗見成效,如今他人去了冀州,尚要叮囑魏悠等人此策定要繼續下去,器具所的成果也可逐步在那裏推廣,冀州所缺之糧還要讓子布公則憲和諸位詳細報至長文元常之處,要留足調運的時日,季明處民夫的征集也要同步,此處絕不可缺糧。”劉毅點點頭出言道,經過幾年的高速發展,幽州此時進入了一個平穩期,增長不如司州並州並不為奇,倒是冀州乃戰略要地,必須加以確保。

“主公放心,公文已經下到冀州了,讓他們在十日之內就要有明確的數字呈上,三將軍處的軍糧日前季明已經開始動用存糧送了一批過去,剩下的待秋收之後便可補足。另群上回得主公囑托,遍查當年張騫通西域之記載,並未見到主公所說的棉花。”陳群聞言說道,這些事情他和鐘繇及一眾官員早已有了安排,這棉花之事乃是主公數月之前無意中提起,言及此物用於衣被之中極見保暖的效果,只是大漢尚未得見,因此這段時日他也埋首於古籍之中查閱。

“此事辛苦長文了,當年張子文班仲升出使西域不但揚我大漢天威,亦是帶回不少外疆之物,與我大漢極有益處,如今毅欲重為此舉,長文與元常此時便可著手留心合適的人選。”劉毅現在只是隱約記得有不少農作物都是從印度阿拉伯等地傳來的,棉花便是其中之一,具體傳入的時代他已經記不清楚了,不過出使西域甚至更遠的地方卻能讓他對現今的世界有更多的了解,說不得便有意外之喜。

“主公說的是,我大漢自桓帝以來,西域都護名存實亡,而今將軍數敗匈奴,大振軍威,的確當將我大漢威風再度傳揚,此事群定會盡快操辦,擬定好人選之後再報與主公。”陳群對此也極為贊成。

“好,有長文元常為此事勞心,毅無憂矣,不過此乃長遠之法,不必急於一時,眼下秋收才是重中之重,二位怕是還要辛苦一陣。”劉毅稱贊一聲又在言道,這通西域也與海船一般並不是當務之急。

“主公言重了,此乃我二人分內之事,豈敢言辛苦,倘若主公再無示下,群與元常便要回州府理事了。”陳群急忙言道,鐘繇也是一般表情,他素有才幹卻並不善言辭,因此多由陳長文出言。

“秋收事忙,二位也不要忘了定期前往華佗先生處才是,劉六,送長文與元常回州府。”對於陳群與鐘繇的這種態度,劉毅顯然很是欣賞,再出言叮囑一番之後便讓劉六駕車將二人送回州府。

待二人走後,他又拿起陳群為他找來的有關張騫班超二人西域的記載看了起來,現在的劉毅深深的了解什麽事書到用時方恨少,一些後世的印象早就模糊了,此處又沒有度娘這個得力幫手,現在的他除了回憶便只有反其道而行之在前人的記載中去尋找端倪了。而越是如此他越有去尋嬴政理論一番的沖動,你好好的發發脾氣殺人也就罷了,何苦要焚書了?多少珍貴的資料此時亦是不可得見。

“進來吧,是否夫人讓你來的。”劉毅耳目之聰天下少有,從那細微的腳步聲中便聽出門外不時有個侍女前來打探,當是看見自己正在議事才沒有進來打攪,此時仔細一聽當是蔡琰房中的侍女,自己門外站著劉七與管亥,議事之時便是一眾妻妾也不會打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