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班師回朝(第2/2頁)

至此劉毅此行算得上功德圓滿,第三日上便率軍回返,而顏良文醜二將在趙雲安置好住處之後不僅舉家遷入,連宗族之人也先接來此間,二將方才單騎出城往渤海而去,這亦是他二人的一種表態,劉毅對他們如此信任,他們也絕不會辜負主公的這片信重之意。

北平城大將軍府今日又是張燈結彩,月前糜貞與秦玉瑤皆為劉毅誕下麟兒,今日乃是丈夫的回軍之日,她們不便往城門迎接,一大早就安排劉虎前往打探消息了,得知夫君大軍巳時已到北平朱雀門,天子率領群臣迎出十裏,現在一行往皇宮去了,眾人雖是心中急切卻也無法,畢竟盡忠之道在這個時代是為所有人所重視的。

對於此次出征的眾將,天子與朝堂之上皆有封賞,之後體念他們離家多日,久戰勞苦便讓其先行返家與家人相會,卻只把劉毅一人請進了後宮,照樣只有劉協與內侍張雲與劉毅敘談別來之情。

“皇叔,祠堂出征一去半年,朕心中極為牽掛,聞皇叔得勝之訊傳來,朕有幾夜安枕不得了,如今雖知皇叔心念家人,卻也少不得要與皇叔相見一番,還望勿怪!”當今天下,能讓天子如此溫言以對的怕也只有劉毅一人,旁邊的張雲聽見還不斷的點頭以示確認。

“勞陛下牽掛,臣心中也是想念陛下,不過戰事未盡全功,不得輕回啊,聞聽老母五十壽辰頗受陛下恩典,臣先謝過陛下。”看著面前的劉協,此時劉毅的心情卻是復雜起來,當下一躬身言道。

“皇叔母親,不就是朕之叔祖母?朕在朝為天子,家中亦是晚輩,若不是宮中禮儀所限,朕當親往給老人家祝壽,皇叔何言為此相謝。”劉協急忙起身扶住,頗為不滿的言道,似乎覺得劉毅生分。

“哈哈哈,是臣的不是,陛下,今番討賊功成不足喜,得此物臣卻是心中歡喜,不過那袁公路素來狡詐,臣不敢在百官面前亮出,還是讓陛下先觀瞧一番。”劉毅說完自懷中取出一黃娟包裹之物,看那形狀乃是方形,鄭重的放在了天子的案上,卻似頗為沉重。

“這是……”獻帝見此雙目一亮,連忙伸手去解黃娟,可能由於心情緊張,連解了幾次都由於雙手的顫抖而未成功,費了不少力氣方才將之解開,黃娟落下之後,一方雕工精美,邊角鑲金的物事出現面前,這個物事劉協絲毫不陌生,正是洛陽之亂中丟失的玉璽。

此物當年為孫策所得,也因此告別聯軍而回江東,之後與荊州劉表交兵兵敗身亡,其子孫策帶領余部投靠了袁術,後又以此物為質向袁術借的軍馬橫掃江東,成就一番基業。袁公路得此物後,自覺天命所歸,便就稱帝,國號大陳!劉毅聞之以天子之名命兗州曹操、荊州劉表、江東孫策、徐州劉備及趙雲數路討之,袁術被圍與壽春之中,內無糧草外無援軍之下只得突圍,將此物獻給了其兄袁紹,這一番極有曲折之處,玉璽在外轉了一圈最後卻到了劉毅手中。

朗生對於此物除了欣賞之外並沒有多大的興趣,這個東西卻是個不祥之物,得到他的除了孫策將之送出之外每一個有好下場,而亂世之中決定一切的乃是實力,因此他與幾位軍師商議之後還是決定將此物送與天子,反正這東西在皇宮也跑不出他的手掌心。

不過在獻帝眼中卻完全不是這麽回事了,雖然平日對天子幾位敬重,但劉毅畢竟位高權重,此前又有大將軍和董卓的先例,越來越成熟的劉協心中未嘗沒有一點懷疑,當日劉毅曾經言及不是臣不願讓陛下親政,只是此時天下亂局,諸侯割據,還當先掃平天下才是,再加上一些風言風語,劉協就更為疑惑,不過今日見到玉璽卻讓他的疑慮去了很多,他當然不可能知道劉毅穿越的身份,在他眼中玉璽也就是值錢物事罷了!此前各諸侯得此物都是將之私藏,存叛逆之心,唯獨皇叔忠心耿耿將之獻給自己,看來其人確是一心為國,倒是自己有點疑心生暗鬼了,念及此處微微有些羞慚之意。

“此物確乃傳國玉璽,朕年幼時見過多次,絕不會錯的,當年失落之後朕常常自責,對不起先皇及列祖列宗,如今能失而復得,皇叔真乃蓋世奇功,我有意加皇叔為燕公,不知皇叔意下如何。”一些覺得有些愧對劉毅,劉協感慨之後卻是極為認真的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