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潁川徐庶(第2/2頁)

“元直免禮,此乃武人相敬之道,只是不知元直為何輾轉來我幽州?”劉毅起身扶住徐庶,待其重新落座後方才問道,他的記憶中此人應身在荊州,直到劉備鎮守新野之時方才投之。

“此事說來話長,將軍但且寬座……”徐庶便將自己被救之後的經歷一一說與劉毅,當日他被救出之後一行棄武從文,遍訪名師,後在友人舉薦之下投入荊州司馬徽門下,此人乃是博學大儒,聲名遠播,門下弟子雖不多,可皆是一方之才,便是劉表袁術等一方諸侯都敬其名聲,禮遇有加,徐庶有他庇護自是無憂,由此一來他是更下苦工,加之天資不凡,不數年已是司馬徽門下弟子中之翹楚。

司馬徽見徐庶學業有成,便勸他行走天下以增長見識,此時天下大亂,似此等人才擇主必須謹慎,而荊州劉表雖也是名稱八駿,卻非爭雄天下之才。徐庶知道恩師所言非虛,便將母親妥善安置之後告知詳情,徐母深明大義,對兒子的舉動全力支持,徐庶得以成行之後便一路往北,幽州書院此時已經隱為大漢第一學府,又是天子所在,他一心想要見識,便與一年之前來了北平。

當時書院招生已完,徐庶無奈便去劉虞府上試試運氣,前面說過劉大人一心愛才,公正忠直,與他一談之後極為相得,便破例將他納入書院之中,徐庶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每次會試都是名列前茅!此處所學與荊州又有不同,很多科目就連他亦是聞所未聞,可卻極具實用,使得徐庶頗有如魚得水之感,這才一待便近一年。

“哦,原來元直乃是司馬先生之高足,難怪如此了得,我亦曾聽聞老先生之名,只是一直無緣相見。”這一席話說了大半個時辰,劉毅聽完之後沉默片刻方才出言道,司馬徽不就是水鏡先生?眼前有了徐庶,那麽龍鳳組合……

“想不到將軍也知吾師之名,當日庭會老師評說天下人物,說到將軍時其語氣與將軍現在何其相似。”說起恩師,徐庶臉上自然流露出一種孺慕的神色。

“哦,老先生如何評說劉某,還請元直說來。”劉毅一聽來了興趣,這水鏡先生看人之準可是不在許子將之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