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秉燭夜談(第2/2頁)

過得片刻,家丁引進一青年文士,二十許年紀,身長七尺,相貌堂堂,想來必是陳群!

“長文,這位乃是幽州刺史征北將軍劉毅劉大人,還不見禮。”

“草民陳群長文,見過劉將軍!”聞聽坐上之人乃是劉毅,陳群心中也不免訝異,此人怎會到此?

“陳老,令郎儀表堂堂、器毅不凡,確是一表人才。”劉毅贊道。

“將軍誇獎,不知將軍有何事要見小兒?”陳紀問道。

“長文且坐,吾聽聞人言,長文年少才俊,故今日前來一訪,想我幽州自平公孫度以來,政事順暢,不知長文有何見解?”劉毅對陳紀一笑,有轉頭招呼陳群坐下並問道。

陳群見劉毅一來便已政事問他,不知何意,眼光望向父親,只見他微微頷首,劉毅眼中也有期待之色,不由站起言道:

“將軍以神武雄才,坐領幽州,八方豪傑來投,可謂得一時之盛!將軍知人善用,手下亦有經綸之才,幽州因此而興;群觀將軍之政,頗有獨到之處,其精便在以民為本!欲先取之,必先與之,將軍深得此中三味,我幽州政通人和,民生富足,皆乃此之功勞也!”陳群高談闊論,見解精到,頗有名士之風。

“可以群觀之,將軍之政亦有弊端……”

“住口,將軍面前,豈容你放肆。”陳紀為官多年,老而成精,劉毅的來意此時已經略知一二,故佯怒斥責。

“陳老,令郎確有才具,劉某此來,正要聽之,陳老不必在意,長文,可繼言之。”劉毅一笑揮手,示意陳群繼續。

“將軍恕罪,此弊在於政事職責不夠分明,往往一令多行,如此一來不但官構擴大,且互相掣肘,政令難以做到精而有效;恰似農事,本應只歸司農一處,可將軍設農具局,開農訓班,雖是目光深遠,可這二處卻與司農無上下之分,長此以往,效率難提,更難與統而行之,豈不與州府之錢糧有費?在下淺見,將軍明查。”陳群一氣呵成,說理清晰,又有實證,聽得劉毅實是喜之。

“長文果然大才也,陳老教導有方啊?”劉毅贊道。

“小兒之見,恐難入將軍之耳,將軍謬贊了!”話雖如此,可也掩飾不住欣喜之色。

“長文,你適才所言之弊端極為有理,可不知有何策對之?”劉毅又出言問道,此時他已經肯定了陳群之才。

“將軍,天色已晚,不如明日讓小犬往將軍府上。”陳群得劉毅誇獎,也是面有激動之色,年少有才,誰不想出人頭地,如今機會就在眼前,當然要將胸中所學與將軍明言,剛待出口,卻被陳紀打斷。

“哈哈哈,聞聽長文高見,竟不知時日,陳老確該歇息,若是陳老不怪,長文有意,毅今日便與長文秉燭夜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