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0章 軍弩事件(下)(第2/2頁)

宋軍雖然平時的官職是廂都指揮使、軍都指揮使、軍都虞候、指揮使等等,這是他們的朝廷官職,但到了戰時,又變成了另一套戰時編制,分為主帥、副將、偏將、部將、都頭、隊頭等等,象李延慶的小指揮使就屬於部將,不過沒人會把他當將領看待,大家依舊把他視為情報司主事參軍。

種師道又道:“這次我們出兵二十五萬,但這只是二十萬禁軍和五萬番兵的數量,另外還有三十萬廂軍和鄉兵為後勤支援,還動員了十幾萬民夫和數萬輛大車,朝廷調用的錢糧達數百萬計,兵器軍資更是不計其數,這是一場大規模的對西夏戰爭,希望我們能一洗前輩戰而不勝的屈辱。”

種師道振臂大吼:“我軍必勝!”

眾將也一起大吼:“必勝!”

大帳內氣氛熱烈,李延慶也被強烈的求戰氣氛感染,他心中熱血沸騰,也跟著振臂大吼起來。

浩浩蕩蕩的軍隊隨即開始出發,李延慶的情報司位於中軍,這次他們情報司一分為二,內司留在太原預防後方奸細,而外司則跟隨北征,包括武賢良在內的十名文職官員以及王貴率領的三百名情報營騎兵,在李延慶的率領下跟隨主帥北上。

種師道的十萬主力大軍包括八萬禁軍和兩萬番兵,另外還有十五萬廂軍和鄉兵以及八萬民夫,情報司成立時間還短,還沒有收集到西夏軍部署情報,不過宋夏邊境是一條長達千裏的山脈為界,山脈叫做橫山,寬達百余裏,群山莽莽,幾乎都是高山峽谷。

而根據上百年的經驗,大軍從東線殺入西夏腹地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沿著無定河谷穿過數百裏的山區,但並是說軍隊只有這一條路可以殺入西夏,別的翻山越嶺小道也有不少,但能走後勤運輸的道路卻只有這一條,這是雙方慘烈爭奪的咽喉之道,目前被西夏數萬大軍控制。

穿過了數百裏的橫山,便進入了方圓數千裏的戈壁沙漠地區,再穿過長達一千余裏的戈壁灘,便可直撲西夏的都城興慶府。

事實上,進攻西夏的主力應該是西路軍,出清平關進入西夏境內,距離都城興慶府只有四百余裏,比東路軍近了一倍不止,童貫率領的十五萬西北軍才是宋軍主力,東線軍在某種程度上只是側應。

五萬大軍浩浩蕩蕩一路西進,這天下午,大軍抵達了黃河東岸的石州定胡縣,黃河對岸就是陜西路的綏德軍了。

種師道下令全軍駐營休息,準備次日渡黃河西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