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45章 師師請客(上)(第2/2頁)

這時,兩名侍女給他們重新上了茶,周邦彥輕輕咳嗽一聲,對李延慶笑道:“我們剛才還在談論延慶昨天拒絕官家的提攜。”

李延慶愕然,這件事這麽快就傳開了嗎?

李師師在一旁柔聲道:“有些事情傳得非常快,昨天發生的事情,今天已經滿朝皆知了,這件事還是今天上午周翁在朝中聽到的,李少君是否允許我們繼續談論下去?”

李延慶欠身道:“延慶願洗耳恭聽!”

趙明誠笑道:“剛才我說到李少君拒絕天子的提攜,在很多朝官看來是一個愚蠢的決定,但我認為並沒有什麽不妥,當年晏相公十四歲補秘書省正字,這裏面有個前提,那就是他考中的童子科,雖然不能和科舉相比,但畢竟是功名,而李少君沒有參加任何考試,平白得一個同進士出身,於法理上不通啊!”

旁邊李清照笑著替丈夫補充道:“就像一支瓶中茉莉,初綻時素雅芬芳,可日久卻枯黃衰敗,再無重生之機,原因就是它失去了根。”

“對!就是這個道理,沒有根基,不能長久。”

李師師一雙美眸又注視著李延慶問道:“李少君弓馬嫻熟,昨天拒絕官家,是否有從軍之意?”

李延慶略略沉思片刻說:“從軍倒沒有這個想法,不過若讓我率領一支軍隊保家衛國,我一定會欣然答應。”

“不妥!”

周邦彥搖了搖頭,“剛才明誠和易安居士也說了,為官之道首先是需要根,但光有根還不行,還要有生長的環境,就像一棵大樹,長在森林內,總有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如果孤零零長在路邊,不到成材就會被人伐走,其實環境最為重要!”

李師師見李延慶沒有說話,便抿嘴笑問道:“周翁所說的環境具體是指什麽呢?”

“同為文官一黨吧!”

周邦彥是個十分健談善辯之人,他既然說出了結論,當然就要找出論據來證明。

“我再給大家說一件往事,大概在仁宗年間,高郵知縣叫做晁仲約,當時有一支亂匪糾集千人要攻打高郵,晁仲約便私下用重金賄賂亂匪頭子,讓他們不要打高郵,去打別的縣城,這件事後來被人告發,仁宗皇帝非常憤怒,一定要殺晁仲約,朝中大臣都紛紛支持殺這個晁仲約,敕令都下達了,但相國範仲淹卻堅決反對,堅決不肯在旨意上加印,同僚們都責怪他,說給叛軍送錢,嫁禍其他地方,這種人不殺,以後郡縣怎麽守?你們知道範相公怎麽回答嗎?”

眾人都異口同聲道:“周翁快說下去!”

周邦彥捋須一笑,又繼續道:“範相公就給大家說,我朝不殺大臣,這是盛德之事,怎麽能輕易破壞呢?今天咱們開了個口子讓天子殺了晁仲約,萬一哪天天子手一滑,把我們拉出去殺了怎麽辦?大臣們頓時醒悟,第二天,所有的大臣都堅決反對殺晁仲約,最後仁宗皇帝只好收回敕令,把晁仲約發配了事。”

眾人一起鼓掌,“果然有意思!”

“這還是仁宗年間,到了神宗年間,情況就更加嚴重了。”

說到這裏,周邦彥笑著對李延慶道:“少君有興趣再聽下去嗎?”

李延慶這才意識到,周邦彥的故事其實是講給自己的聽的,原來他在自己上課,李延慶心中略略有些不快。

他看了一眼李師師,見她輕輕向自己點了點頭,李延慶便淡淡道:“既然周翁興致盎然,延慶又豈能做掃興之事,周翁請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