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1章 重返武場(第2/3頁)

他親自考核過李延慶的步弓,卻沒見過李延慶騎射,便好奇地問道:“李解元騎射水平如何?”

周侗低聲笑道:“我可以私下給縣君說一句話,我認為在東京八十萬禁軍中,李延慶的騎射水平完全可以殺入前十。”

“啊!”蔣知縣驚呼一聲,他瞪大眼睛向場中李延慶望去。

射箭場上,李延慶縱馬來回奔馳十幾圈,又射了兩輪固定靶,活動開了肩背以及雙臂筋骨,這對騎射發揮極為重要,他已經找回了感覺,這時,鼓聲開始轉密,這是提醒他要發送目標了。

李延慶銳利的目光立刻射向右首百步外的靶區,一支箭已經從肩後箭筒抽出,這是周侗教他的細節,箭不要咬在口中,那樣反而出箭不流暢。

若是左手執弓,箭筒就背在右肩後,若是右手執弓,箭筒就背在左肩後,這樣抽箭才順其自然,射箭也行雲流水。

此時李延慶是右手執弓,他張弓搭箭,依然在縱馬等待目標,這時兩個小黑點撲棱棱飛出,這便是用作移動靶的兩只麻雀了,百步外,眼神不好還不一定能看見,李延慶卻看得清清楚楚。

他不慌不忙,在疾奔的戰馬上拉弓如滿月,一箭向西面小雀射去,他卻不看結果,又抽出另一支箭疾射而出……

這時,遠處轟然叫好,兩支箭皆精準地射落了天空的麻雀,但鼓聲並沒有停止,李延慶調轉馬頭,改為左手執弓,箭筒轉到右肩,伸手抽出一支箭,再度縱馬疾奔。

周侗見蔣知縣一直沒有吭聲,還以為他沒有看見箭靶,便歉然道:“早知道知縣到來,我就放一個大點的靶子,兩只小雀目標太小了。”

蔣大道卻搖搖頭,“我也練過射箭,看得很清楚,兩只麻雀目標極小,李解元卻能在百步外飛箭射落,堪稱神箭也!”

“他確實是天縱奇才,從小就有射箭天賦,僅學騎射半年就出師了,更難得他文武雙全,文章也寫得極好。”

“是啊!我聽童太尉說,大宋開國之時,善於騎射的進士比比皆是,過了一百多年,能騎射的進士基本上已經快看不到了,三十年來只出了一個宗澤,沒想到湯陰縣也居然出了一個。”

蔣大道有點心不在焉,他是有重要之事來找周侗幫忙,雖然李延慶射箭精彩絕倫,但蔣大道的心思卻不在這裏。

這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延慶身上,箭場的移動靶子再度出現,七只麻雀忽然撲棱棱飛出,漫天飛竄,速度極快。

但李延慶速度更快,在不到六十步的疾速奔跑中,李延慶的連珠箭連射七箭,一箭快似一箭,七只麻雀還沒有來得及飛走,便全部喪身箭下。

七箭連珠,追平了師傅周侗連珠箭的最高記錄,若不是旁邊站著知縣蔣大道,王貴和湯懷等人都要大喊大叫起來。

鼓聲驟停,遠處響起一片熱烈的鼓掌聲,李延慶卻有點奇怪,師傅出題是十三箭,怎麽只射了九箭便停止了,他回頭望去,卻只見校場邊站在一名官員,正向這邊指指點點,他認出此人正是蔣知縣。

這時,李延慶見周侗向自己招手,他連忙催馬上前,先向蔣知縣行一禮,又躬身對周倜道:“請師傅教導!”

周侗臉上沒有一絲笑意,肅然對他道:“你雖能射出七箭連珠,但力量還是稍遜,力量強則箭速更快,射程更遠,你箭術就能再上一層樓,希望你從今天開始加強力量訓練,爭取早日能開兩石弓。”

“師傅教誨,學生銘記於心。”

周侗點點頭,對眾人道:“大家先休息一刻鐘,蔣知縣找我有事,回頭再接著練習。”

說完,他對蔣知縣道:“這裏不方面說話,我們去木台那邊說。”

蔣知縣點點頭,他確實有迫在眉睫的急事找周侗幫忙,蔣知縣也顧不得和李延慶打招呼,便和周侗向木台處走去。

走到木台邊,蔣知縣憂心忡忡道:“童太尉要來了!”

周侗一驚,“童太尉要來湯陰?”

“不是專門來湯陰,只是路過,不過……”

說到這,蔣知縣奇怪地看了周侗一眼,“周教頭一點傳聞都沒有聽到嗎?宋遼可能要開戰了。”

周侗愣住了,半晌道:“一點消息沒有,縣裏很平靜,怎麽會突然開戰?”

蔣知縣苦笑一聲,“你不知道也正常,若不是我收到童太尉的信,我也不知道要發生戰爭,這件事很絕密,連京城都沒有消息,不過再過幾天,消息恐怕就會傳開了。”

周侗默默點頭,又問道:“那我有什麽能幫到知縣?”

蔣知縣焦急萬分道:“童太尉在信上說,我在湯陰已有三年,他希望這次路過湯陰時,能看到我的政績,我問了縣丞縣尉,他們都不知該怎麽辦?周教頭覺得童太尉對哪方面的政績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