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始善終

賞罰分明也是大唐初期的特色之一,大唐軍隊能成就無敵於天下的赫赫威名,與軍中的賞罰制度有著直接關系。

程咬金作為領軍多年的大將軍,自然對軍中制度很熟悉,李世民今日沒有當場封賞李素,他覺得很不正常。

“深意?陛下有何深意?”李素撓頭,有些忐忑地猜測,難道李世民對自己有意見?啥意見呢?自省過後,李素覺得自己除了睡過他女兒外,大抵應該沒別的地方得罪過他,而睡他女兒這件事呢,純粹是發乎情,卻忘了止乎禮……

程咬金也陷入了沉思,他在思考李世民的深意。

老流氓以蠻不講理的姿態叱咤朝堂多年,卻一直混得風生水起,若別人以為他是靠拳頭混出來的地位,那就大錯特錯了,事實上程咬金也經常思考,經常揣度聖意,他很清楚自己的定位,蠻不講理只是偽裝起來的表象,聰明才是他的本質,一個蠢笨的人在老狐狸紮堆的朝堂上,是不可能混得風生水起的,蠢人基本已被淘汰幹凈了,有的連墳頭的草都長得老高了。

“你進宮面君,在宮裏待了多久?”程咬金忽然問道。

李素想了想,道:“半個時辰左右吧,似乎很快……”

程咬金盯著他的臉:“東征以前你進宮覲見陛下,通常待多久?”

李素回憶了一下,道:“最少一個時辰,聊得盡興的話,清晨進宮,傍晚才出來。”

“陛下今日與你說話時,氣色如何?”程咬金緊接著問道。

李素嘆了口氣,扭頭看了李治一眼,道:“陛下精神不大好,今日之所以出來得快,是因為陛下與我聊著聊著,忽然睡著了……”

程咬金臉上露出悲涼之色,沉默許久,嘆道:“陛下他……不再是當年那位意氣風發的英武的秦王了。英雄遲暮,美人白頭,痛之甚也……”

李治也露出黯然傷懷之色,眼眶漸漸發紅。

李素皺著眉道:“程伯伯為何問起這些?”

程咬金獨自傷感了許久,才道:“老夫應該明白陛下為何不封賞你了。”

盡管不在乎官爵,但李素還是很在乎這件事的答案,急忙道:“為何?”

程咬金悠悠道:“陛下自東征以後,抱病越來越重,恐有不測之厄,不出意料的話,一月之內,陛下必將宣布東宮太子人選,而這位未來的太子,十有八九便是晉王殿下了。”

說著程咬金朝李治拱了拱手,接著道:“太子既定,國有儲君,陛下已無後顧之憂,然而卻有壯志未酬之憾,意氣消沉之下,陛下必須要提前為下一任的帝王鋪路了,老夫揣測,恐怕這段時期咱們大唐的許多策令會有變化,尤其是三省六部的朝臣,也會有變動,當初前太子承乾謀反事敗,魏王泰趁機安插無數黨羽入朝,這股勢力陛下必然要拔掉的,還有就是年輕能幹的臣子,將來能夠忠心輔佐新君的臣子,陛下也要為下一任帝王留下,妥善做好安排,而子正你,正是陛下屬意的輔佐新君的肱股重臣……”

李素漸漸明白了:“所以,陛下不封賞我的原因,是想留給下一任帝王來封賞?如此一來,我這個臣子必然會對新君感恩,從此愈發忠心事君,不生二志……”

程咬金贊許地點頭:“確實是個聰慧的娃子,一點即透,沒錯,以老夫的揣測,陛下應該是這個意思,破敵都城這樣的大功可不是隨便能得到手的,尤其還是大唐立國以來的勁敵,死敵,破他們的都城更是揚眉吐氣,更何況你還一手炮制了敵國的內亂,按說如此大的功勞,陛下至少也該將你的爵位晉升一級,如今你也有二十多歲,朝中已積累了一定的人脈和善緣,封你為郡公也不為過,可陛下對你卻沒有任何封賞,這說明他要將封賞你的這份皇恩留給下一任帝王……”

臉上再次露出悲愴之色,程咬金嘆了口氣,道:“陛下……這是在安排後事了。”

李治和李素同時一驚,李治頓時流下淚來,哽咽道:“程叔叔,父皇他難道真的……治見父皇除了精神不大好之外,似乎並無大礙呀,為何……”

程咬金憐愛地看了他一眼,道:“東征之戰晉王殿下你並未參與,老夫和子正可是親身經歷的,當初靺鞨六部騎兵偷襲我後軍,燒了我軍糧草,東征不得不馬上停止,全軍必須撤回境內才能自保,陛下一生之宏願付諸東流,當場便吐了血,以老夫來看,陛下因這一戰而折了陽壽啊……”

李治聞言大哭起來,悲傷的哭聲在殿內回蕩。

程咬金和李素相顧無言,沉默地搖頭不語,殿內陷入一片寂靜的悲傷氣氛中。

不知過了多久,李治才稍微恢復了冷靜,垂著頭默然飲泣不已。

程咬金這才接著道:“陛下對子正不加封賞,但為了下一任帝王的平穩過渡,陛下一定會對朝堂官吏重新做一番調整,子正的爵位暫時不會晉升,但官職卻必然在近期內會有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