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六章 退兵部署(上)

從渡遼河之後的戰事種種不順,到攻打安市城無果而撤,最後大行城外被靺鞨部落偷襲燒了糧草,大唐籌備多年的東征可謂命舛時乖,出師不利。

當所有將領建議馬上撤兵的現實擺在面前,這根稻草最終壓垮了李世民,一口濁血噴出,人已栽倒在地昏迷不醒。

帳內諸將大驚,急忙將李世民擡到床榻上,並馬上宣來太醫。

太醫們慌忙進帳為李世民診治,常塗將諸將請出帳外,將軍們六神無主地站在帳外來回踱步,神情紛紛露出焦慮擔憂之色。

過了一個多時辰,常塗匆忙出帳,告訴諸將陛下已醒,但需要靜養,諸將可各回營帳,約束部將,並馬上安排撤兵事宜,制軍之權全交於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李績。

常塗傳達了許多李世民交代的話,卻絕口不提李世民究竟為何吐血昏倒,諸將深知帝王的疾病亦是機密之事,沒人敢多嘴去問,於是懷著忐忑之心各自散去。

……

大軍後方被靺鞨騎兵破壞得遍地瘡痍,處處皆是屍首和糧草被焚燒後的痕跡,有的地方甚至還冒著濃煙,李素不得不將營帳搬進了中軍帥帳附近。

一支二十多萬人的大軍進退是很麻煩的,從命令下達開始,二十多萬人要收拾行裝,要喂馬拔營,要歸攏兵器軍械等等,過程非常繁瑣,沒有兩個時辰動不了身。

所以當撤兵的命令下達時,李家的部曲忙著收拾行李,而李素卻依然不慌不忙坐在帥帳內,慢悠悠地品著茶。

高素慧跪坐在他的對面,神情無悲無喜,目光有些呆滯,不知在想著什麽。

李素陰沉著臉,淺淺啜著茶水,透過氤氳繚繞的熱霧,靜靜地看著她的表情。

二人一直這麽沉默著,仿佛一對得道高僧在坐枯禪。

營帳外,戰馬的嘶鳴聲打斷了高素慧的思緒,她猛地驚醒過來,然後便與李素的目光碰撞上,高素慧一驚,急忙垂下頭。

李素笑了,笑容帶著冷意。

“我軍剛剛被偷襲,大約你也聽說了,敗得很慘,我軍戰死將士一萬余,民夫一萬余,傷者不計其數,嗯,靺鞨騎兵幹的,當然,肯定是你們高句麗的泉蓋蘇文借的兵,如果站在中立的角度,不得不說,這一仗打得漂亮,這是一場經典的偷襲戰,足夠有資格載入史冊,作為經典戰例列入兵書之中,以供後人學習瞻仰……”

似乎聽出了李素語氣裏壓抑的憤怒之意,高素慧身軀一顫,輕聲道:“奴婢已是唐國的俘虜,兩國交戰之勝負已與奴婢無關。”

李素瞥了她一眼,笑道:“是不是很害怕我會遷怒於你?說不定便一聲令下把你拉出去斬了,或者把你先糟蹋了再斬……”

高素慧嚇得渾身一抖,臉蛋蒼白地道:“奴婢是無辜的……”

“連我大唐的皇帝陛下你都敢刺殺,難不成你以為自己是個乖寶寶?”李素冷笑道。

高素慧語滯,慢慢地垂下頭,雙手緊緊攥著衣角,指節泛了白。

李素靜靜地看著她的反應,暗暗點頭。

演技越來越精湛了,剛才這幾句話裏,她的表情從畏懼到悲憤,再到無可奈何的黯然,表演很有層次感,顯然,這個女人的戲感越來越強了,或許有時候連她自己都分不清是在演戲還是在真實的活著。

李素忽然很好奇,他很想知道這個女人內心的真實想法,當她知道唐軍大敗之後究竟在想什麽,她打算接下來做什麽?她用這種九死一生的冒險方法潛伏在自己身邊,她想得到什麽?

太多的問題想問,然而李素卻無法說出口,現在還不是撕破臉皮的時候,她對李素有所圖謀的同時,李素何嘗不是對她也有所圖謀?

“在你的心裏,我們大唐的人這麽可怕嗎?”李素含笑問道。

高素慧擡起頭,直視著他:“你們唐國入侵我們,攻克了遼東城和大行城,每克一城便下令屠城三日,兩座城裏的無辜百姓被屠殺殆盡,唐國人難道不可怕麽?”

李素冷笑:“看到唐國打了敗仗,你今日底氣足了是吧?有膽子頂撞我了,嗯?”

高素慧臉色一白,急忙垂頭順目狀。

“至於你說屠城,戰爭何來的仁慈?兩國既然交戰,互相屠戮本就是應有之義,你既被楊萬春收養多年,應該明白這個道理才是。”

“我們大唐有句俗話,‘莫以成敗論英雄’,大唐縱然輸了一仗,底蘊和戰力還是比你們彈丸小國要強得多,高句麗滅國是遲早的事,將來再戰,結果必然大不相同……”

李素幽然嘆了口氣,神情有些黯然,這是一場明明可以避免的敗仗,在此之前,李素向李世民勸諫過許多次,甚至不惜冒犯天顏,差點令李世民動怒。

可惜頑固的天可汗陛下一個字都聽不進去,一意孤行地按他錯誤的想法行軍打仗,最後李素只能眼睜睜看著唐軍為李世民犯下的錯誤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