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帥帳論策(下)

通常情況下,這樣的軍事會議總是吵吵嚷嚷,李世民也樂於見到這種爭執的場面,因為它代表了一個偌大帝國的活力,人人爭相出主意,定謀略,李世民要做的便是待爭吵結束後,集眾家之所長,定下一個最穩妥最有效的方案,最後大家都照著這個方案去實施。

領軍打仗說穿了就是這麽一回事,先發檄文,再討論戰略,最後定下戰略,各司其職,大軍出動,以碾壓之勢席卷敵營,最後城破敵隕,大功告成。

可是這一次爭論,李世民卻由衷感到很煩躁。

三十萬大軍已在薊州駐紮五日,眼看即將要到達國境前線,可直到現在也沒拿出個具體的戰略,幾十萬人停滯在城外,每天人吃馬嚼的糧草就是個天文數字,此次東征乃是傾舉國之力,將士們吃的糧草都是全國百姓們咬著牙擠出來的,每耽擱一天,李世民都覺得像犯罪。

出兵部署是大事,稍有不慎便是全軍覆沒的下場,大唐軍隊這些年橫掃天下無往不勝,不僅僅是因為關中府兵的戰鬥力強,更因為有一群堪比核武器級別的恐怖將軍大佬們,他們或許很少親自上戰場殺敵,但他們坐在帥帳裏腦袋一拍想出來的戰略戰術或許便意味著以萬為單位的敵軍將士的覆滅。

今天帥帳內的情勢是……核武器大佬實在太多了一些。

每個人的主意似乎都有可取之處,全部匯總到李世民案頭上,結果李世民坐蠟了。

震天雷的作用被程咬金放大,然後又被李素狠狠潑了一盆冷水,帥帳內一片寂靜。

眾將無話可說時,李世民敲了敲桌案,緩緩道:“王師討逆,自有天命正道,震天雷一物雖好,終究無法決定此戰勝負,諸位暫不考慮也罷。”

淡淡一笑,李世民的笑容充滿了自信:“以前咱們也沒有震天雷此物,我王師仍橫掃天下,睥睨宇內,為何今日卻垂頭喪氣了?只要將士們萬眾一心,豁命一戰,天下任何一座堅城皆在我王師碾壓之下化為齏粉!”

眾將精神一振,這才將思緒拉回到戰事部署上來。

意見不統一,這場會議必須繼續開下去。

李素左右看了看,不著痕跡地悄悄退了兩步,努力將自己淹沒在人群中。

就在李素馬上退出人群內圈,即將達到小清新小透明境界時,突然聽到李績帶著笑意的聲音。

“李子正,你躲啥?過來!老夫內舉不避親,倒是想聽聽這位少年英才的高見,不知陛下和諸公意下如何?”

李世民眼睛一亮,含笑頷首,其余諸將也露出了笑容,紛紛表示同意。

李素年紀不大,可名氣不小,而且平日裏與軍方將領來往頗密切,對李素的為人和本事,帳中的將軍自是知之甚詳,眼下戰略部署陷入僵局,帳中君臣倒忘了李素這位少年成名的英才還沒發話呢。

“甚好,子正,今日帳內皆是你的叔伯,你若有良策不妨細細道來。”李世民笑道。

李素苦著臉,暗暗嘆氣。

怎麽躲都躲不過,難道又是英俊害了自己?

“呃,陛下和諸位叔叔伯伯美玉良言在前,小子區區陋見就不拿出來獻醜了,啊……突然想起來,營房爐子上燉著湯……”李素非常熟練地祭出湯遁大法……

“來人,將李素拉出去打二十軍棍……”李績突然發話了,標準的大義滅親嘴臉。

李素嚇壞了,失聲道:“慢著!別沖動!舅父大人莫沖動,小子一定為大唐死而後已!”

李績哼了哼,斜眼瞥著他,冷笑道:“屬蠟燭的是不?不點不亮。”

在眾人的目光,李素只好硬著頭皮走上前,俯身朝地圖掃了一眼,然後嘆道:“陛下,諸位叔伯,小子以為……舅父大人和程伯伯所言方略皆不可取。”

眾將頓時愕然,接著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程咬金濃眉一掀便待抽李素,卻見李世民冷冷朝他一瞪,程咬金哼了哼,悻悻忍住沒吱聲,李績倒是一臉淡定,似乎對李素的說法並不意外。

“子正,你繼續說,朕願聞其詳。”李世民和顏悅色道。

李素揉了揉鼻子,既然開口了,索性便說個透徹吧。

指著地圖上的遼東高麗地形圖,李素道:“陛下,諸位叔伯,大家或許聽說過,高句麗國雖小,但民眾和軍士皆兇悍好鬥,一旦動手,往往舍生忘死,不顧性命,兩軍對壘,若一方將士存必死之志,這支軍隊很難戰勝,哪怕戰場上一對一的廝殺,我大唐關中府兵能否勝出猶未可知,諸位叔伯,小子的說法不知諸位以為然否?”

眾人一陣沉默,顯然李素的說法他們都聽說過,李世民在決定對高句麗動手之前,便已充分了解了高句麗的風土人情和戰力,李素所言不虛。

見眾人沉默,李素接著道:“還有,這份地圖描繪並不詳細,雖然城池道路皆繪於上,但是並沒有標明地形和山地,諸位,高句麗可不是平原國家,它的國內四處皆是高山峻嶺,山路崎嶇險惡,山林茂密,常人難以翻越,大軍若進入高句麗境內,首先要面對的便是行軍的問題,以及後軍糧草運輸的問題等等,這些都是正式開戰之前最棘手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