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四章 刺王殺駕

大唐薊州地屬河北道,以地理位置來說,薊州便是後世的天津。

薊州離高句麗國境很遠,尚有近千裏距離,可它卻是對高句麗一戰的前線。

只因薊州靠近渤海,從渤海而出,乘船往東便是高句麗國中腹地,所以靠近渤海灣的薊州和萊州兩個城池便屬於東征前線了。

隋朝三次伐高句麗,除了最後一次未出兵便嚇得高句麗國主主動請降外,前面兩次皆是水陸並進,其中水路便是從萊州造船出海,兵鋒直指平壤。

李世民這次東征的戰略也和隋朝一樣水陸並進,大軍陸路行軍之時,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張亮已奉旨在薊州城造好了船只,大小總計五百余艘戰船,領水軍兩萬在薊州城外港口集結待命。

李世民中軍到達薊州後下令於海邊紮營,營盤內外人喊馬嘶,旌旗招展,一位位老將軍手持令箭從帥帳快步出營,一個個斥候騎著快馬從營門外進進出出,待命的將士們在營帳前靜靜地磨著刀劍,匆忙的馬蹄聲卷起的塵土在大營內飛揚飄散……

行軍兩個多月,李素直到現在才真真切切感受到戰爭的來臨,大營內外戰雲密布,仿佛一個接近臨界點的火藥桶,只要一點火星便能將它徹底引爆。

李素是經歷過戰爭的人,雖然大營內的氣氛令他覺得有些壓抑,卻不影響他的悠閑生活。

他很清楚在這場戰爭裏自己的定位,他不是號令千軍萬馬的大將軍,不是運籌帷幄的主帥,更不是必須上戰場與敵人廝殺的士卒。他只是李世民身邊的一個謀士而已,如果非要說他這個謀士與別人有什麽不同,大概……比較懶吧。

王師駐紮薊州城外的海邊,數十萬大軍算是正式進入一級戰備,李世民召集諸位老將們日夜商議軍隊部署,這種高級別的軍事會議李素通常不大願意參加,因為以他的經驗,這種會議不開個十七八次大抵是商議不出結果的,而且會議最終的決定往往與開始時的基調天差地別,所以前面幾次的會議屬於瞎扯淡性質,完全可以不參加。

——除非李世民親自揮舞著小皮鞭把李素抽一頓。沒辦法,在英明神武的天可汗陛下面前,人人都必須有一顆抖M的心。

……

“大海啊,好多水,馬兒啊,四條腿……”

渤海海邊,李素負手站在沙灘上,情不自禁吟詩一首。

旁邊的方老五目光呆滯,鄭小樓卻面無表情,顯然李素的詩不太合他們的口味。

“公爺,您……水土不服麽?”方老五小心翼翼道。

李素瞪了他一眼:“你的意思是我有病?”

方老五急忙否認:“小人不敢……”

鄭小樓很耿直:“是的。”

李素開始贊美自己的好性格,這麽多年了,自己居然沒把這個耿直的家夥弄死,足可見自己有容乃大,包羅萬象……

“小樓兄,會遊水麽?”李素拍著他的肩笑道。

鄭小樓皺了皺眉,扭頭看了一眼李素拍在自己肩上的手,表情很嫌棄地撇了撇嘴,默默橫移兩步。

“不會。”

李素深呼吸,不生氣不生氣,現在打仗,需要他保護自己,等回去再弄死他……

“想吃新鮮玩意嗎?”李素不屈不撓地搭訕。

“不想。”鄭小樓硬邦邦的回答。

李素自說自話:“想啊?太好辦了,海裏有很多新玩意吃呢,比如貝類,海魚,還有大龍蝦,大螃蟹,肉嫩味鮮,小火慢烤,撒上胡椒吳鹽,咬一口下去肉汁四濺,那滋味,嘖嘖,美滴很……”

鄭小樓板著一張棺材臉無動於衷,方老五明顯比較接地氣,不由自主吞了口口水,笑道:“公爺,咱家部曲裏面好些個會水的,既然公爺有雅興,不如讓小人挑幾個會水的兄弟下去,給公爺撈點東西上來換換胃口?”

李素大感欣慰:“五叔果然是個伶俐人兒,我敢保證,你將來一定活得比那些悶罐子長,快去快去!”

方老五揮了揮手,李素身後幾名會水的部曲站了出來,脫了外裳隨意活動了下手腳,然後朝海水裏慢慢走去,最後一個猛子紮進了深水裏。

剩下幾名部曲也不閑著,紛紛自覺地在沙灘邊的小樹林裏撿枯枝木頭,然後生起了一堆篝火,至於李素常用的調料和燒烤用具,部曲們更是隨身攜帶,很快便在篝火邊擺成了整整齊齊的一排。

一切準備就緒,李素蹲下身開始擺弄那些調料。

鄭小樓一直靜靜地站在他身後,見李素沒心沒肺的樣子,鄭小樓實在忍不住了,道:“你似乎對東征一戰並不上心?”

李素一愣,然後笑了:“我應該如何表現才算是上心?整日跟陛下和那些老將軍待在帥帳裏爭論商議嗎?”

鄭小樓搖搖頭:“以你的性格,不會跟別人爭論什麽的,哪怕當今皇帝面前也一樣。但我就是看出來你不上心,似乎……你不想參與這場征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