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置之死地

李素的耿直令李治呆怔許久,接著淚流滿面。

真的……沒見過這麽耿直的人,大家組隊刷怪,這是要活活把隊友坑死的節奏,更讓李治受不了的是,李素這家夥居然還坑得一臉理直氣壯。

——你是李泰派到我身邊來臥底的吧?

“子正兄……你想玩死我嗎?”李治真的哭了。

李素一臉愕然:“殿下何出此言?我在幫你破局啊……”

李治更愕然:“你殺馮渡,還故意把嫌疑指向我,令我身陷泥潭不可自拔,你管這個叫‘幫我’?”

李素點頭:“沒錯,我確實在幫你。”

李治無語望天。

二人大眼瞪小眼,陷入久久的沉默。

不知多久以後,李素有點捺不住了,眨眼看著他:“你為什麽不扭頭就跑?一邊跑一邊捂著耳朵淚流滿面的‘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

李治翻了個白眼,忽然笑了,笑容裏透著無比的豁然。

“盡管你做的這些讓我很不可理解,但我選擇相信你,我相信你不會害我。原本我心裏確實很生氣的,不過我若連解釋的理由都不聽便走,那麽我便不配當你的朋友,也不配你辛苦輔佐。”

李素也笑了。

信任,源於“朋友”二字,先是朋友,然後才是君臣,李治沒讓他失望,當然,他也不會讓李治失望。

“在解釋理由之前,我要強調一句……我幫你解決的這個大麻煩,最少值一萬貫,回頭待你安然度過此劫,記得把錢送我府上,恕不賒欠。”李素一本正經地道。

李治露出苦笑:“子正兄,你對錢財真是……”

李素正色道:“錢財是好東西,君子愛財有何不對?正所謂‘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每次聽到銅錢串在一起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音,你難道不覺得內心十分愉悅嗎?”

李治喉頭蠕動了一下,默默幹了這碗毒雞湯……

“好了,說正事,首先,知道我為什麽要殺馮渡嗎?”

李治搖頭,一臉理所當然的無知。

“馮渡上疏,要求成年皇子全部離京赴任地方,這道奏疏看似正義凜然,實則暗藏禍心,它並非為國為君,而是意有所指,成年皇子滯留在京不願赴任,早在貞觀初年開始便有之,這些年來留在長安的皇子們只要稍微安分一點,不幹出什麽欺淩霸行的惡事,陛下和朝臣們都是睜只眼閉只眼,聽之任之,包括當年以正直敢言聞名的魏征老大人,也並未對此事過多上諫,殿下有沒有想過,為何到了貞觀十八年,這個小小的監察禦史馮渡偏偏就有膽子敢冒大不韙,請求陛下逐離皇子?”

李治皺眉:“魏征逝後,朝中清流無首,這個馮渡難不成欲借此事樹立聲望,博取清名,成為朝堂上第二個魏征?”

李素冷笑:“所謂清流,不過將心裏的男盜女娼藏得比較深,外面蒙上一層名叫‘道德’的外衣而已,再說,馮渡就算要立名,也斷然不會拿皇子們開刀,但凡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清楚,此舉有百害而無一利,得罪朝臣尤可,大不了陣營對立,你來我往互鬥,得罪皇子,尤其是這麽多成年皇子,裏面還包括你這位嫡皇子,待下一任帝王登基,無論登基的是誰,這位馮渡都會被拿來開刀祭旗,以安眾兄弟之心,馮渡並不傻,這個後果他不可能想不到,之所以還敢上這道奏疏,定是受了某些人的指使……”

李治目光一凝:“指使?誰?”

李素悠悠道:“我查過馮渡此人,你知道他入朝為官前向誰家投過行卷嗎?”

“誰?”

“蜀王府。”

李治驚訝地瞪大了眼:“蜀王?他……竟也有意東宮之位?”

李素冷笑:“借他倆膽子,蜀王是什麽貨色,難道你不知道?胸無大志,只喜遊獵漁色,非嫡非長,朝中毫無人脈,東宮之位輪到誰都不可能輪到他,馮渡當年只求進身之階,將行卷投到蜀王府上,但是,並不意味著他便一定是蜀王府的人,只要稍有腦子的人都知道,蜀王這種人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爭到東宮之位的……”

李治舔了舔發幹的嘴唇:“……”

很明顯,他被排除在“稍有腦子的人”之外。

“那麽,馮渡所奉之主另有其人?”李治磕巴半天,終於問出一個稍有腦子的問題。

李素淡淡道:“疑團打成了死結,不妨換個角度去想,眼睛不能總盯在馮渡一個人身上,你往蜀王身上想想,雖說蜀王是個典型的紈絝皇子,可他上面還有一個同父同母的親兄弟呀……”

李治恍然,腦中一道靈光閃過,失聲驚道:“我知道了!原來是吳王!馮渡當年向蜀王投行卷只是個幌子,他真正投的是吳王兄!是吳王指使馮渡上疏,將所有成年皇子驅出長安……”

李素鄙夷地瞥了他一眼,這家夥若非投了個好胎,換在民間百姓家,也就只配跌跌撞撞活一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