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九章 天家父子

李世民很累。

累的不是國事,而是算計人心,算朝臣的心,算皇子的心,平衡左右朝局穩定,還要兼顧教導皇子的為人品性。

太累了,比批閱一千份奏疏還累。

可是再累他也無法跟任何傾訴,這個皇位是他當初冒著天下大不韙,不惜弑兄殺弟逼父才搶到手的,自己搶來的皇位,含著淚也要撐下去。

朝臣容易掌控,朝局不難穩定,李世民真正頭疼的是他這十幾個兒子。

放眼望去,真沒幾個爭氣的,除了魏王李泰和晉王李治,再沒有別人了。

自己都不爭氣,他們哪來的底氣和資格暗中覬覦東宮之位?他們瘋了麽?

李世民發現自己跟年輕人有代溝了,實在不懂年輕人的想法。

疲倦地揉著額頭,李世民忽然覺得自己很失敗。

在民間來說,他是有福的,總共生了十四個皇子,實可謂開枝散葉,然而,當真正面臨繼承家業的問題時,那些皇子卻鮮有拿得出手的,就算他最疼愛的李泰和李治,他們也有各自的缺點毛病,而吳王李恪原本不錯的,可惜他是楊妃所出,同時也是庶出的身份,無法名正言順。

究竟誰能繼任東宮,李世民此刻心裏很迷茫。

靜謐的殿外長廊傳來輕悄的腳步聲,一名宦官垂頭站在殿門外,輕聲稟道:“陛下,晉王殿下覲見。”

李世民從深思中回過神,眼中閃過一抹疼惜的笑意,揮了揮手,道:“宣他進來。”

很快,李治的單薄瘦弱的身影出現在殿外。

“雉奴拜見父皇。”李治規規矩矩在殿門內行禮。

李世民此事的笑容很輕松,語氣也松快許多:“快進來,走近些,讓朕看看朕的雉奴。”

李治也露出笑容,朝李世民走去。

一直走到李世民的案桌前,李治繞過案桌,直接跪坐在李世民面前。

以前李世民將李治帶在身邊撫育時,李治也是這麽做的,父子之間甚少講究禮法,李家原本就有北方鮮卑的血統,骨子裏有著豪放不羈的性情,沒有外人時,往往忽視了中原禮制的許多繁文縟節。

李世民一把將李治拽過來,緊緊摟在懷裏,然後狠狠在李治臉上吧唧一下,哈哈笑道:“吾麒麟兒魁壯矣!”

李治十六歲了,被親爹這麽吧唧一口也絲毫不覺得不好意思,反而呵呵直笑。

李世民表達感情的方式很直白,在外臣面前他是雄才偉略的天可汗,但在自家兒子面前,他卻表現得像個慈父,當然,僅僅是“像”而已。

當初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弑兄殺弟,帶著滿身的鮮血,領兵進殿見李淵,如此大逆不道的行徑,可李世民卻表現得像個受了委屈的孩子,跪在李淵面前求赦免殺兄弟之罪,李淵迫於李世民的兵威,不敢不赦免,想想親父子,親兄弟之間竟落得互相殘殺,骨肉崩離,李淵不由悲泣不已,父子二人在殿內追憶當年,說到動情處,二人抱頭痛哭,而且不僅僅是痛哭,哭到傷心處,李世民掀開李淵的外裳,竟吮吸李淵的乳頭。

“世民跪而吮上乳,號慟久之”。

這個舉動且不說味道如何,畫面怎樣怪異,雖說是鮮卑舊族表達親情的禮儀,但也說明李家開放和強烈的感情表現出來確實很直白。

相比當年的重口味,現在李治被李世民抱在懷裏吧唧已然算得上是清淡如菊了。

李治像兒時般咯咯直笑,李世民就這樣摟著他,悠悠長嘆口氣。

“若能一直這般安享天倫,朕該多麽開心。”

李治擡頭看著他:“父皇,你不開心麽?”

李世民搖搖頭,沒有回答。

和別的朝臣一樣,在李世民的心裏,李治仍是個孩子,孩子不懂大人的世界。

“來,告訴朕,雉奴最近做了些什麽?宮學裏的孔穎達師傅向朕告了好幾次狀,說你近來疏於學業,整日不知所蹤……”李世民的表情漸漸嚴肅:“身為皇子,怎可不潛心向學?”

李治有些害怕地縮了下肩膀,訥訥道:“兒臣,兒臣……知錯了,兒臣近日常去太平村,找……找子正兄玩耍,和他打鳥捉魚,確實疏於學業了……”

“李素?”李世民哼了哼,不滿地道:“這個懶鬼,還沒有活活懶死嗎?”

李治也笑了:“子正兄確實很懶,兒臣在他家時,常見他沒事便躺在院子裏曬太陽發呆,就連兒臣去了,他也未待之如客,依舊懶懶散散躺著與兒臣說話。”

李世民腦中閃過李素如癱瘓病人般躺著跟李治說話,連擡擡眼皮都覺得費勁的樣子,不由笑了。

“這豎子,明明一身本事,偏偏卻……”李世民搖搖頭,嘆道:“天道不公啊,若將這身本事移到我兒身上,那該多好……”

李治笑道:“子正兄的本事似是天生的,兒臣可學不來,這些日子兒臣常與子正兄閑話,倒是獲益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