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三章 大相登門

男人是理性動物,大多數時候都能克制自己的沖動,衡量了全局利益和自身實力之後再決定是沖動還是隱忍,當然,衡量之後大多數選擇了隱忍,因為不合利益,或是自身並無沖動的實力,承擔不起沖動之後的後果。

李素很理解那位真臘王子,如若易地而處,自己是那位王子的話,面對心愛的女人和闔國臣民的性命,兩者如何取舍,委實是個艱難的選擇。

揉了揉鼻頭,李素苦笑道:“其實……我見過那位真臘國王子。”

東陽吃驚地睜大了眼:“你見過他?”

李素點點頭:“不僅見過,而且還救過他,前些日那位王子殿下為了文成公主,去與吐蕃大相祿東贊理論,那祿東贊顯然不是吃素的,二話不說便命人當街毆打他,那時我恰好適逢其會,於是便出手相救了。”

東陽黛眉輕蹙,道:“吐蕃人的氣焰太囂張了,在我大唐國都也敢如此肆意妄為。”

李素笑道:“吐蕃畢竟是強國,國力或許不如大唐,但軍隊戰力卻與大唐不相上下,而且他們擁有高原天險,其國天生易守難攻,大唐奈何不得,所以他們有張狂的本錢。”

東陽眉宇露出愁色,幽幽嘆道:“可惜了文成公主……”

李素眨眨眼:“以前見你不常與人來往,你和那文成公主幾時認識的?什麽時候交情那麽好了?”

東陽輕嘆道:“我這幾年一直在道觀清修,也不喜與外人來往,數月前,江夏王叔派人遞了名帖,說他的長女要來我道觀許願祈福,請我照拂一二,一來長輩有所請,不敢不從,二來我與她同為李家宗室,算是親人,於是我便應了。屏兒來到道觀後便跪在道君像前不言不動,只是垂頭流淚,我聽人稟報後擔心她有閃失,於是進殿相勸,她向我吐露了心思後,我憐其長情,憂其處境,一來二去的,便與她交情深厚了……”

李素沉默片刻,緩緩道:“陛下已下旨賜婚,欲改變此事,很不容易,幾乎可以說是板上釘釘了,明白我的意思嗎?”

東陽黯然點頭:“我明白的,只是我從她身上依稀看到了我當年的影子,那時我也被父皇強行賜婚,我當時幾乎欲一死全節,幸好有你不懼父皇天威,施謀斷了父皇賜婚的心思,我此生有幸,能遇到有勇有謀的郎君助我度過此厄,卻不知屏兒有沒有這份運氣……”

李素嘆道:“此事談何容易,大唐與吐蕃的和親,是著眼於大唐全局,可以說是百年謀略,賜婚的意義很重要,其實我也並不贊成和親,甚至對拿女人換和平的做法很不恥,可是我始終想不出有什麽法子能代替和親,換來大唐數十年和平,所謂文化,宗教,以及商賈來往,只不過是非常脆弱的橋梁,頃刻即覆,遠遠沒有一個皇室公主更直接,分量更重。”

東陽淒然一笑:“生於帝王家的公主,總歸有她們不得不遵從的宿命,我能安然出家為道,與心愛的郎君長相廝守,已然算是命好了,你不知道那些未嫁的公主們有多羨慕我,她們每天活在惶恐之中,生怕哪國的使節來長安朝賀,父皇一高興便下一道賜婚聖旨,她們便不得不穿上嫁衣,遠出關山,孤身去往一個陌生的荒蠻之地,與一個素未謀面的國王或王子成親,一生永無再回長安故土的機會,從此在異鄉終老……”

李素垂頭沉默,心中莫名有一種淡淡的屈辱,身為一個大唐男人的屈辱。

煌煌盛世,有著無敵於天下的王師,可仍然需要靠女人來換取短暫的和平。大唐從君臣到百姓,沒人覺得有任何不對,“和親”是自古以來的傳統,送出一個女人似乎無關緊要,哪怕是皇帝的女兒,說給便給了,要的是別人的感恩戴德,以及若幹年內的臣服,還有一聲聲或真或假的“天可汗”的高呼。

沒人覺得不對,女人與天下安危相比,實在太微不足道了,可李素卻覺得很不對,看在君臣眼裏,公主是皇帝以高姿態賜出去的,可是在李素眼裏,卻是拿女人來換和平,作為一個大唐的男人,活在由女人換來的和平生活裏,心裏真的那麽安逸舒服嗎?

摟緊了懷裏的東陽,李素沉聲道:“有生之年,我必廢除大唐和親之策,臉面和尊嚴,是靠男人的刀劍和鮮血贏來的,縱然是和親,也應該是鄰國的公主來嫁我大唐的皇子。”

懷裏的東陽柔軟的身子忽然一僵,然後飛快擡起頭,面帶惶恐地看著他:“我只是心生感慨,與你說說閑話罷了,和親吐蕃之事父皇已下了旨,你可千萬莫做傻事!”

李素笑了:“放心,我很珍惜性命的,不會亂來。”

……

李素確實不想參與此事,不僅僅因為文成公主和親吐蕃是歷史上著名的大事,對未來大唐和吐蕃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更重要的是,李素不想為一個尚算陌生的女人冒險,不能說他自私,只是世間每天發生的悲喜實在太多了,李素只是一個小小的縣侯,他能做到的事情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