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四章 東宮之變

離開侯家,李素走出大門,心情卻無比迷茫。

侯君集最終會做出什麽決定,說實話,李素也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盡力了。

歷史上的侯君集參與了李承乾謀反,最後的結局自然是死路一條,這一世因為李素的存在,歷史的車輪是繼續沿著原來的軌跡隆隆向前,還是會突然折拐換個方向,李素也不知道。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這“一念”,存乎侯君集的心中,李素該做的已做了,剩下的事情,不是他能左右的。

綿綿的秋雨仍在下,已是傍晚時分,遙遙聽到各坊的坊官們敲著鑼,吆喝著商販百姓們各歸各家,馬上要落門宵禁了。

李素走下侯家門外的台階,方老五牽馬上前,將韁繩遞給他。

“侯爺,城門快關了,接下來去哪裏?”

李素仰頭看了看天色,笑道:“今日咱們留在城中,去東市找王直,那個混賬拿著我的錢大宴賓客,三五日裏已花了我上千貫,今日必須大吃一頓回本,不然心裏不舒坦。”

方老五咧嘴一笑,心中微覺奇怪。

李素經常村裏城裏兩頭跑,但他從來都是個很有原則的人,事情再忙也會在城門關閉以前出城回家,這個習慣多年不曾壞過,今日卻破天荒地留宿城中……

反常的決定令方老五有些詫異,接著腦中一道靈光閃過,方老五悚然一驚,失聲道:“難道今晚……”

李素已跨上了馬,扭頭迅速回頭,冷森看了他一眼。

方老五頓覺失言,急忙閉嘴。

李素卻悠悠一嘆,表情復雜地喃喃道:“今晚……應該是今晚了,如果不是今晚,那麽他比我想象中更蠢,如果真是今晚……”

李素說著,嘴角勾起一抹怪笑:“……他還是一樣的蠢。”

方老五和一眾部曲已上了馬,李素忽然狠狠一揚鞭,難得地露出意氣風發之態,大笑道:“走,去東市!”

……

入夜,雨勢更大了,陣陣涼風卷集著雨點,如蠶豆般噼噼啪啪打在房頂,像進軍的鼓點。

東宮,正殿。

殿內燈火通明,李承乾身著太子朝服冠冕,神情冷肅。

貼身禁衛紇幹承基站在他身後,恭聲道:“殿下,萬事俱備,只等殿下一聲令下了。”

李承乾點點頭,轉眼望向殿旁神情不安的漢王李元昌,襄陽郡公杜荷等人,道:“城外左屯衛如何?”

杜荷扭頭看著李元昌,見他表情惶恐,目露懼色,只好自己站出來答道:“中郎將李安儼已準備妥當,這些日子李安儼暗中籠絡了十余名大小將領,手中掌左屯衛精兵六千余,並收買了值衛長安東城延興門都尉王熘,與其約定今夜子時三刻,為李將軍打開延興門……”

李承乾又道:“太子左率衛呢?”

“左率衛中郎將劉思純已被咱們設計拔除,因私鬥一事而被兵部罷了官,如今換上了右郎將常迎望代其職,常迎望早已發誓為殿下效死,只不過常迎望上任時日尚短,來不及籠絡左率衛太多將士,今夜子時過後,約定在左率衛大營縱火,只待這邊火起,大營必亂,常迎望可率兩千人趁亂沖殺,配合進城的左屯衛李安儼,李安儼率部直擊仁壽坊和朱雀大街,守住街口,狙擊左右武衛援兵,而常迎望則率部直撲太極宮,一內一外,兩相配合,事可定矣。”

李承乾緩緩點頭,計劃非常完美,似乎找不出漏洞,近一萬兵馬,靠的就是出其不意,雷霆閃電般解決,一如當年的玄武門。

“若能再多給我一兩年的時間,我的把握會更大一些……”李承乾面沉如水,搖搖頭,甩去此時不合時宜的感慨。

“侯君集那裏怎麽說?”李承乾轉頭看著賀蘭楚石。

賀蘭楚石急忙道:“丈人已答應只等城中一亂,便在子時出門,直奔左右武衛,他曾任兩衛大將軍,麾下門生部將如雲,只待高聲一呼,兩衛必生內亂,無法赴援太極宮,至於宮中羽林禁衛不過數千人馬,不足為慮,余者如龍武軍,左右候衛,左右備身府等,日夜守侯皇宮內外,但若事起突然,這些禁衛猝不及防之下必然救援不及,我等只須速戰速決,以迅雷之勢直撲宮闈,控制了……陛下,此戰已立於不敗,那時殿下代天子降詔,稱父皇效古賢堯舜禪位,天下縱嘩然,亦無可改變事實,大勢可定矣。”

一套完整的謀反的計劃,在幾個人的寥寥數語間,終於顯露全貌。

李承乾蹙眉,沉默。他將所有計劃裏的每一個細節在腦海裏仔細過了一遍,確定沒有任何紕漏之後,這才緩緩點頭。

杜荷上前輕聲道:“殿下不妨細細思量,看看還有什麽遺忘……”

李承乾眼中厲色一閃,忽然道:“信火起時,著令左屯衛李安儼另遣百人,直撲城外太平村,先給我把李素滿門屠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