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曠世孽緣

李素沒有信仰,不信佛也不信道,或者說,他最大的信仰是自己。

遭遇過的困境,經歷過的坎坷,得意時的放歌縱酒,失意時的隱忍堅持……活了兩輩子,兩世禍福得失和人生感悟加起來,足夠熬出一碗香噴噴令人潸然尿下的心靈雞湯。

沒有信仰並不意味著不尊重別人的信仰,所以無論哪一世,李素對宗教人士都是很尊敬的,遠遠的尊敬,不接近,不謬贊,更不詆毀,偶爾見到和尚或道士化緣,也或多或少敬上一點心意,不管化緣的是真和尚或是假和尚,給便給了,聊作種下善因。

李素沒想到自己居然有打和尚的一天,而且自己還是主謀。

用世俗的話來說,欠下的人情或恩情,終歸還得自己還,用佛家的話來說,這是因果,程處默千裏馳援是因,今日自己打和尚是果,反過來說,今日打了和尚又給自己種下了惡因,來日不知會遭遇怎樣的惡果,循環復循環,因果無窮盡,用道家的話來說……打得好,打死這幫禿驢。

不管怎麽說,事情已經做下,只能認賬。

幸好認賬的人是程處默,今日若事未敗露倒也罷了,若然敗露,和尚挨了多少打全算在程處默頭上。

更值得慶幸的是,會昌寺是一座高僧專門用來講經布道的寺廟,寺內沒有護山門的武僧,更沒有傳說中的十八羅漢陣之類嚇人的東西,寺內全是講道或聽道的文僧,所以穿著道袍的大漢們沖進寺廟後,就像一群色狼進了美女窩,那叫如魚得水。

大雄寶殿全亂了,柔弱的和尚們被大漢們揍得滿地亂爬,哭喊成一團,不時夾雜著大和尚又驚又怒的“孽障”“雜毛”“彼其娘之”的罵聲,一時間大殿內哭聲罵聲慘叫聲交織一片,熱鬧非凡。

“阿彌陀佛,哪裏來的道士?朗朗乾坤,沒有王法了麽?”

“如此淩虐出家人,爾等不怕死後下阿鼻地獄嗎?”

“雖佛道有別,大家終歸都是出家人,何必苦苦相逼!”

“師父快跑,徒兒護您先逃出去,再尋官府為咱們做主!”

李素倚在寺門邊,看著和尚們被揍得滿地找牙,想想行動前房家老二那張詭異而變態的笑臉,李素越想越不對勁。

整件事的起因,過程,結果,走馬燈似的從腦海裏一閃而過,李素眉頭越皺越緊。

善了個哉的,該不會被人當槍使了吧?

正在琢磨揣測時,一名年輕的和尚扶著一位老和尚,從混亂的人群裏殺將出來,踉蹌著朝寺門跑去,後面還跟著幾個追殺過來的大漢。

李素趕緊從懷裏掏出備好的黑布蒙住嘴鼻,標準的神秘殺手打扮。

沒辦法,打和尚終究不是什麽光彩的事,被人認出模樣就惹禍了,而且是惹大禍,大理寺少說蹲半年,雖然大理寺牢房環境不錯,而且李素專享貴賓待遇,但……那地方能不進還是盡量別進吧。

兩個和尚很快跑到寺門前,見門口一位黑布蒙面的男子堵在寺門口看著他們,老和尚仰天長嘆:“阿彌陀佛,天欲亡我,貧僧今日怕是躲不過此劫了!”

看到這兩個和尚,李素的眼睛眯了起來。

年輕和尚很英俊,面白無須,生得豐神俊秀,一雙眼睛明亮而清澈,純凈得像一汪山泉,只不過此刻的他有點狼狽,暗黃色的僧衣破了好幾處,一只胳膊軟軟耷拉著,似乎剛才脫了臼,臉上露出痛苦之色,卻仍咬著牙用另一只完好的胳膊攙扶著老和尚。

李素再望向老和尚時,短暫一愣之後,不由大吃一驚。

熟人!

老和尚右邊臉頰青腫,眼圈也黑了,比年輕和尚更狼狽,然而李素還是一眼認出了他。

想不通啊,玄奘大師怎麽會在會昌寺?

呆怔片刻,李素頓時回憶起程處默曾說過,上次來會昌寺進香被寺門外的知客僧攔住,言稱裏面有高僧講經說法,所以不接待任何俗客,難道這位高僧就是玄奘大師?

想想也是,人家花了半輩子從天竺取來大乘佛經,獨自一人穿行數千裏回到大唐長安,為的不就是把這些辛苦取來的真經傳播出去麽?“高僧”這個詞安在玄奘頭上,絕對名副其實。

很可惜,這位名垂千古的高僧命不好,為了信仰顛沛奔波半生,後半生功成名就回到長安,本該安享萬千信徒頂禮膜拜的風光日子,結果莫名其妙挨了揍……

李素都想為這位老高僧哭一鼻子了。

看著年輕和尚攙扶著玄奘朝他踉蹌跑來,李素忍不住心虛地稍微側了一下身子,此刻他越來越覺得,自己和程處默一幫紈絝果真被人當槍使了。

只是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覆水已難收,該挨揍的都挨了,該跑的……正在跑。

思忖間,玄奘被攙扶著已跑到李素面前,二人頗為驚懼地小心朝他邁了一步,見堵在寺門前的蒙面人並無表示,反而身子微側,似乎有放他們出去的意思,玄奘和年輕和尚長松了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