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賞功罰過

人與人交往,態度和動作往往能透露出很多意思。

從小到大的發小,見面罵罵咧咧拳打腳踢,這些舉動反而顯得親密無間,反過來說,兩人見面不停的行禮說客氣話,代表著交情還不夠深,沒到挖心掏肺的份上,所以客氣意味著各自有所保留。

今日李世民對李素的言行,很深刻的說明了這個道理。

親自扶起的是老臣名將,代表敬重和親切,對李素輕踹一腳,味道便不一樣了,再結合李世民的語氣,分明已將李素當成了自家子侄看待,親與疏的區別就在於此了。

當著滿朝權貴做出這個舉動,誰都說不清陛下到底是有意做李素的倚仗,還是無意為之,活到這把年紀,混到這個地位,誰都不是傻子,看在長孫無忌等一眾文臣武將眼裏,眾人紛紛一凜,再次望向李素時,眼中多了幾分重視。

長孫無忌捋須微笑,心中暗忖,李家……怕是要起來了,如今的李家有財力,有人脈,有聖眷,什麽都有,缺的只是一點世家門閥的底蘊,以及能夠承繼李家爵位的後人,西州一戰鼎定大唐西面戰局,此功堪比開疆辟土,回到長安馬上封侯的聖旨,也很深刻說明了李世民對李素的感激和倚重,那麽將來的日子,陛下恐怕要重點栽培李素,聯想到李素如今的年紀……

刻意栽培如此年輕的臣子,為的是什麽?如今大唐名臣名將數不勝數,多李素一個不多,少李素一個不少,李素本事再大,治國平天下的事怕是還輪不到他,如今重點栽培李素,莫非……陛下欲倚之以托孤重任,為下一代即位的帝王培養能臣幹吏?

可是,當今太子李承乾與李素早年交惡,這是舉世皆知的事,試問太子將來即位,怎會重用李素?不殺了他已經算客氣了,反過來說,李素又怎會甘心對太子效忠?將來太子即位後,李素的第一反應恐怕是立馬辭官,攜家小遠遁避禍才是,陛下今日落下李素這顆棋子,根本是一步廢棋,完全沒有作用,可是再往深處聯想一番……

長孫無忌眼皮猛跳幾下,眼中瞳孔迅速縮成針尖,目光不易察覺地透出極度的震驚。

聖明英武的天可汗陛下,說任何話,做任何事,自然不可能毫無目的,所以長孫無忌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李素這顆棋子是一步廢棋,那麽,唯一的解釋就是,陛下對太子已生不滿,有易儲之心,將來登臨大寶,即九五之位者……不是李承乾!

如此反過來推理一番,李素這步棋就說得通了,既然太子不是李承乾,換了另一位皇子上來,與李素自然沒有矛盾,重用李素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當然,陛下也不一定會廢黜太子,若是沒有廢除也沒關系,帝王處世總會有兩手準備,若將來李承乾仍登臨大寶,那麽李素這步棋,廢了也就廢了,一個臣子而已。

帝王無情,天威莫測,這句話不是嘴上隨便說說的。

長孫無忌不愧是治世名臣,李世民一個小小的舉動,竟被他推理出如此駭人聽聞的結論,想到這裏,長孫無忌捋須的右手不禁有些顫抖,然後驚覺失態,趁沒人發現,趕緊放下手,將手攏於袖中。

……

李世民來曲江園來得很突然,沒有任何預兆,說來便來了,風一樣的老男子。

他來了,別人就不敢走了,再怎麽急著回去與家人飲酒賞月,只要李世民還沒走,他們就得像釘子一樣釘死在曲江園裏。

李素是今日曲江園暫時的主人,見李世民開始邁步往裏走,李素猶豫了一下,遲疑地看了看程咬金,程咬金的反應很利落,一腳踹上他的屁股,把他踹得一趔趄,於是腳步便跟上了李世民,後面一群文臣武將小心地跟著,一大幫人就這樣浩浩蕩蕩朝曲江池走去。

傍晚時分,夕陽的金黃色余暉柔柔地鋪灑在曲江池上,水面反射出粼粼波光,池邊的楊柳仿佛灑上了一層金粉,映在眼中微微刺眼。

李世民的腳步很慢,閑庭信步般悠閑,走到池邊時,李世民回身,見文臣武將們靜靜地跟在他身後,李世民不由笑道:“今日中秋佳節,眾卿都跟著朕做甚?都回去與家人團聚,朕今日批閱奏疏有些乏了,來曲江池隨意走走,爾等不必跟著,快回去吧。”

長孫無忌猶豫片刻,與房玄齡交換了一下眼神,於是眾人紛紛行禮,向李世民告辭。

行禮過後,眾臣轉身離去,李素眨眨眼,也像模像樣行了一禮,非常低調地混在人群裏打算和大家一起走。

剛走出兩步,便聽李世民冷冷地道:“子正,朕讓他們回家,可沒說讓你走。”

李素神情一滯,還沒反應過來,便覺自己左右兩邊的肩膀被大力金剛雞爪給拎起,程咬金和牛進達微一使力,李素從人群裏踉蹌後退,一直退到李世民的身前。而程咬金和牛進達卻頭也沒回,拍拍屁股隨著人流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