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至死方休

“留在這座城裏,後悔嗎?”李素的聲音很遙遠,仿佛隔著一層穿不透的迷霧,問蔣權,也像在問自己。

“不悔!”蔣權紅著眼,咬著牙,眼中的堅定卻一直不曾消散過。

“為何不悔?”

“守土抗敵,報效家國,縱死不易其志,何以言悔?”

李素點頭,當初已走出城外十裏,只要不回頭,現在的他或許正坐在玉門關守將的大堂裏,輕松愜意地喝著葡萄釀,不慌不忙地措辭上疏,解釋不得不棄掉西州的原因,李世民或許會憤怒,或許會失望,或許下旨撤掉他的官職,從此不再敘用,可是,至少自己的命保住了,可以在太平村安逸地過著自己想過的日子,沒有責任,沒有羈絆,用前世的小知識琢磨一些這個時代沒有的新鮮玩意,一生做個富足享樂的富家翁。

可是,走出城外十裏,他偏偏回頭了。

這個決定,至今仍被他自己引以為生平幹的最蠢的一件事,然而若時光倒流,再讓他在人生的岔路口選擇一次,或許他還是會選擇回頭。

既然蠢了,便一蠢到底吧。

城外,隆隆的馬蹄聲仿佛近在咫尺,敵軍暫時撤去,不知下一次攻城是何時,更不知下次攻城時,這座城自己還守不守得住。

“應該派個人出城啊……”李素喃喃道:“死了,也該給家裏人報個信,將來下了地府,也好教老爹給我多燒點紙錢,不然我沒本錢做生意啊……”

蔣權沉默片刻,黯然一嘆:“我就不必報信了,離開長安時給爹娘磕過頭,那時我已知西州不太平,跟爹娘說過,若我沒回來,便是死了,幸好家中尚有兩位兄長,也好替我盡了孝道,我已無憾。”

李素笑得酸楚:“你有兩位兄長,我可是家裏一根獨苗,如果我爹年輕時也像現在這般老實,沒在外面欠過風流債生個私生子什麽的,今生怕是沒人給他送終了……”

蔣權神情布滿了愧疚:“李別駕,是末將拖累了你,當初若不是末將執意留下守城,恐怕你也不會回來,其實我也知道,這座城終究是守不住的,可是,守不住仍要守下去,我只是粗鄙武夫,懂的大道理不多,只知為大唐守土抗敵是武將的本分,守不守得住與本分並無幹系,城是大唐的城,人是大唐的人,既然在這座城裏,守不守得住都要守下去,至死方休……”

李素苦笑:“是啊,至死方休,你還真是說話算話,守城五千人,如今只剩下不到五百,個個都是至死方休,說真的,我到現在還是不認同你們的做法,可是,我仍然陪你們一起守城……因為我病得不輕。蔣將軍,你沒有拖累我,當初從這座城走出去的人是我,走回來的人也是我,誰都沒有逼我,一切都是我自己的決定,既然回來了,自有赴死的打算,雖然死得並不甘心,但,死便死吧。”

蔣權猶豫一陣,道:“李別駕,敵軍攻城半月,其實一直都是圍三闕一,放開的那一面,末將遣斥候查探過,根本沒有伏兵,說明他們並不打算將咱們置之死地,李別駕是家中獨子,按理本不該參與此戰,大唐也沒有讓獨子參戰的規矩,你能陪咱們守到今日這般地步,已然是了不起的漢子了,此時此地,城不可再守,李別駕不如離城東去……”

李素好笑地看著他:“我當然巴不得離開這鬼地方,只不過,我若離城,你們呢?”

蔣權嘆了口氣:“末將說過,守土抗敵是武將的本分,我們自然至死方休。”

李素拍了拍他的肩,笑道:“英雄好漢你來做,逃兵我來當,用來襯托你們的偉大是吧?偏不讓你如意,我若想走,當初離了城就不會回來,我既然回來,便不會輕易離開……”

收斂起笑容,李素擡頭仰望蔚藍的天空,天空飄著幾朵白得刺眼的雲。

“四千五百多雙眼睛,在天上看著我呢,我怎能走?袍澤死得越多,我身上的羈絆和責任便越重,我走不了了,如今已不是守不守城的事了,總要做點什麽,讓四千五百多位袍澤和項將軍的在天之靈看看,他們生前做的事情,我還在繼續做著,他們至死方休,我也至死方休,如此,對得起死去的弟兄們,也對得起自己……”

蔣權想了想,笑道:“別駕不愧是名滿長安的才子,這些話正是末將心裏想的,可我卻不知該如何說,不錯,弟兄們的在天之靈都在看著咱們呢,走不了了,走了虧心呢。”

二人相視一笑,然後,似乎已無話了。

李素沉默地仰望天空的白雲,心情出奇地平靜。

其實,還是有許多不甘的,家裏老爹怎麽辦?許明珠應該已回到太平村,傻傻等著他回家吧,還有東陽,一定每天都在河灘邊坐著,發著呆,等著他,真想化作一縷輕風飛回去,告訴河灘邊癡癡等待的她,別等了,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