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私怨暫拋

“壯哉!廖順!”

隨著李素話音落地,身後四十多名騎營將士神情哀慟,齊聲大吼,不少將士頓時紅了眼眶。

石破天驚一聲吼,嚇得不遠處的眾官員又退了幾步。

李素冷冷看著眾官員,忽然道:“大唐的官,戍守大唐的國土,敬我大唐的英雄壯士,諸位覺得屈尊了麽?”

官員人群裏一陣騷動,不知何時,人群裏忽然走出一名官員,一聲不吭地在廖順的屍首前站定,寂立半晌後,忽然雙手一攏,朝廖順長揖到地,然後,沉默地走回了人群中。

有了第一個,自然便有第二個,第三個……

最後,不管情不情願,刺史府前所有的官員都朝屍首行了禮。

李素冷肅的神情終於露出幾許柔和,沒有天生的壞人,能朝廖順的屍首行禮,說明西州的官場還有救,這座城池還有希望。

行完禮後,官員人群仍舊安靜,臉上或多或少帶著幾分驚懼和惶然。

這些都是文官,他們的長處是能將聖賢之言如數家珍,然而面對即將到來的慘烈的城池攻守之戰,許多人還是不由自主露出了懼意。

李素靜靜看著他們,忽然大聲問道:“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人群裏又是一陣騷動。

李素這句話有出處,它是春秋時魯定公問孔子的一句話,但凡讀過兩年學堂的懵懂幼子都能不假思索脫口回答出下一句。

可是李素當著諸多飽讀詩書的文官們問出這一句話後,人群裏許久不聞回答。

千古聖賢之言,終究只有問心無愧的人才能坦然答得出。

李素神情愈見陰沉,向前重重踏了一步,面朝眾官員再次重復問道:“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許久後,人群裏終於傳出低微而心虛的回答。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答案很標準,一字不差,這句話正是孔子回答魯定公的,它被收錄進了《論語》中。

可是,李素還是不滿意。

嘴角勾起譏諷似的笑,李素的語氣陰冷且刻薄:“聲音這麽小,是朝廷的俸祿沒喂飽你們,還是你們在這天高皇帝遠的地方當官做多了虧心事?”

尖酸刻薄指桑罵槐的話終於激起了讀書人的火氣,官員們動作劃一地擡起頭,漲紅了臉直視李素,眼中噴薄著怒火。

李素渾若未見,第三次問出了同樣的話,只是這一次他負手而立,仰頭望天,仿佛在問蒼天神靈:“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蒼天神靈沒有回答他,這一次,刺史府門外空地上響起了一陣山崩地裂般的嘶吼聲。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李素終於滿意了,與眾官員目光對視,笑道:“甚好,希望你們記得今日此刻說過的話,大敵當前,私怨暫拋,希望大家同心同德,共抗外敵!諸位同僚馬上各司其職,安撫百姓,籌備軍械,調集糧草,此戰過後,若西州不失,仍放不下私怨的,繼續在心裏默默恨我便是,如果有機會,歡迎你們來扳倒我!”

人群寂靜無聲,官員們目光復雜地盯著李素的臉,那張臉年輕,稚嫩,帶著幾許滿不在乎,還有幾分討人厭的笑容,可是,那張臉上的一雙眼睛裏,此刻卻布滿了如磐石般無可轉移的堅決。

人群久久無人說話,也不見有任何舉動。

李素仍笑得很燦爛,但說話卻已很不客氣了:“諸位,敵軍離西州只有百裏了,你們還傻站在這裏,等著敵人請你們喝酒麽?”

這句話終於驚醒了眾人,人群中頓時傳出竊竊的議論聲,按官職大小,眾人飛快且高效地分工,何人籌集軍械,何人調集糧草,何人挑選城中健壯百姓充作輜重民夫等等,寥寥數語裏,官員們各自領到了自己負責的工作。

一陣議論和忙亂之後,人群很快四散而去。

……

廖順傳回來的軍情很及時,可以說,他給整個西州爭取了許多迎敵準備的時間。

小小的斥候,以生命的代價,換來了一次當英雄的機會。

很多人漫長的一生裏,真正閃亮的,或許只有短暫的一瞬,也或許連這一瞬都沒有,一輩子庸碌黯淡至死。

李素由衷感激廖順的同時,也不由對當初自己的決定感到慶幸。

當初一支神秘的騎兵襲營,差點釀成大禍後,李素吸取了教訓,於是每天輪流遣出十名將士聊充斥候,巡探以西州城為半徑的百裏範圍內的敵情。

今日看來,這個決定無疑是非常明智的,它救了自己一命,也救了西州官民將士一命。

西州城門關閉,將士們嚴陣以待,數十名斥候再次被遣出城,朝西面飛馳而去。

西面城樓上,各種滾木,檑石,火油,還有一筐一筐的箭矢,一應守城該用上的軍械全部堆積在城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