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終卷) 定鼎 第六十五章 山海漏防(第2/2頁)

密集炮擊之下,給實心彈擊斃的守軍兵將近三百之數,重殘傷者人數更多。無論是否是四斤輕炮,給實心鐵彈輕輕地擦一下,不死也是重傷。在炮擊停息後,幸存的守軍神志近乎崩潰的繳械投降,以此結束賀津島登陸前哨戰。

※※※※※※※※※※※※※※※※

賀津島搶灘前哨戰結束,島上雖然還有兩千余守軍,但見到賀津海峽海戰及西南翼搶灘前哨戰的慘烈戰局,只是徒勞而絕望地守在飛島山主壘裏,在賀津海峽給淮東戰船控制,己方戰船無法白翎山口海口,無法接應他們突圍,他們也不敢冒然出擊去主動進攻淮東步旅精銳。

登陸棧橋搭起來之後,登海鎮師第一旅的登陸速度就陡然加快起來。日頭偏斜,就有三營步卒精銳及一哨戰弩營登岸。

李白刀親自上岸領軍,往賀津島縱深處進擊,逼近守軍在飛鳥山的主壘,意圖連夜趕到飛鳥山下,將這部敵軍牽制住,防止其在夜間潮落之時,趁機逃離賀津島。

一哨戰弩營配備輕重火炮二十門,炮架子連接上牽引車,一共用一百匹軍馬拽拖,隨軍往賀津島縱深進擊。

在天黑退潮之前,葛援亦率左翼艦隊從賀津海峽退出來,在賀津島東南翼駐泊,其李白刀所部已經控制賀津島大部分地區,將兩千敵軍壓制在飛鳥山主壘裏。

由於高麗水師有多艘戰船給打沉在白翎山北側的海溝口子上,使得淮東戰艦一時無法深入邵城縣腹地炮擊軍事目標,但也限制住高麗水師戰船從白翎山海溝裏側寨突襲出戰的可能。

次日,楊釋同時調兩艘津海級主力戰艦編入左翼艦隊,再次趁著潮水上漲,進入賀津海峽,加強對海峽兩側白翎山及飛島山防壘的炮擊強度。

海東行營軍第一、第三鎮師主力,於四月四日午時,才在指揮使馬一功的率領,趕到賀津島與楊釋的新編第一特混艦隊混合。

而此時,賀津島守軍在正面防壘給重炮轟開,還沒有白刃接戰就傷亡慘重的情況下,喪失抵抗意志,差不多在海東行營軍抵達之時,舉起白旗,選擇繳械投降。

邵城守軍在白翎山所築的防壘,經歷持續兩天的轟擊,已經面目全非。在碎石瓦片之下,更是數百具堅守防壘不退,在炮擊之下或給炮彈直接擊中,或給倒塌下的石墻壓死、壓殘的守軍將卒。

利用艦炮的延伸保護下,登海鎮師一營精銳於四月四日黃昏從白翎山海口南岸直接登陸,同時海東行營軍第三鎮師第一旅賀宗亮所部,也從白翎山西南麓登陸,擊退從邵城趕援的兩千敵軍,占領這處位於邵城縣西翼最重的軍事據點。

而高麗王軍及燕胡援軍,在白翎山建防壘,只考慮在臨水的一面建防壘,根本就沒有考慮過會受到超遠距炮擊的情況。在白翎山向著陸地的背腹沒有防壘建築,當臨水的防壘給炮擊轟塌之後,也就沒有辦法再守白翎山了。

※※※※※※※※※※※※※※※※

看著輜重兵正費力的將兩門二十四斤重炮從船上運入,拖上白翎山半山腰,構築重炮陣地,與楊釋、陳恩澤、葛長根諸將官,登上給艦炮兩天時間裏打成一片殘墟的白翎山東北山腰敵台,馬一功袖手眺望東面的高麗水師駐營及稍南方向的邵城縣城。

馬一功輕籲一口氣,笑著回頭跟楊釋說道:“這一仗都叫你們給包圓了,這下面將領跟我討仗去打,我沒法交待啊!”

楊釋哈哈一笑,說道:“我們只能負責淺表之敵,往縱深打擊敵軍,以便從西翼威脅高麗王都漢陽城,還是要依仗海東行營軍……”

羅文虎站在白翎山上更能清晰地看清楚邵城的地形,也就越發能明白高麗與燕胡聯合兵馬輕易失去白翎山這個據點,接下來將會迎接更加慘淡的局面。

白翎山海溝實際就是一座往陸地凹進去的小海灣,受白翎山體的形體影響,水口狹窄,而腹深器大,是天然的水師駐港。當世戰船吃水深有限,所有選擇天然港灣的條件很充裕。高麗平淮水師的駐泊碼頭及水寨就位於白翎山海溝的內側。

白翎山海溝腹水深廣,那是相對傳統的戰械來說,但海溝最內側,距白翎山東北崖不過五裏距離,淮東軍將重炮拖到白翎山東北角的半山腰架設起來,就能直接轟擊高麗水軍的水寨。而邵城縣城僅在白翎山海溝稍南些位置,相距不過三裏遠,一旦用重炮將白翎山海溝裏的高麗水師戰船殲滅,淮東戰艦進入白翎山海溝,就能直接炮擊邵城縣城……

也就難怪馬一功登上白翎山,親眼看過邵城縣周圍的地形,會感慨這一仗叫第一特混艦隊包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