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終卷) 定鼎 第五十章 北伐疑雲(第2/2頁)

荊襄大捷,只能說淮東軍在戰略上出奇的成功,達到誘敵深入,出奇制勝的戰略目的,並不能說明以步卒為主的淮東軍,在正面戰場上能有效壓制以燕胡騎兵兵團。

林縛欲北伐,打山東不會有特別嚴重的問題。特別是山東中部,泰、沂諸山縱橫,地形復雜,對燕胡騎兵兵團作戰有相當強的限制。但淮東軍能拿下以丘陵為主的山東中部之後,接下來兵鋒往北展開,即為燕薊平原,往西展開即為江淮平原。這時候,淮東軍就將面臨與燕胡主力騎兵兵團進行會戰的問題。

很顯然,不會操之過急。也就是說,林縛即使決意北伐,也是要分階段先取山東,沒有可能一鼓作氣,就能將燕胡逐走,收復中原。

既然不能一鼓作氣的收復中原,打山東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嶽冷秋打心底也認為林縛此時不會冒險打山東,而是應該耐心地等永興帝病逝,先行禪讓之禮稱帝建立新朝,待根基穩固之後,再徐徐謀北伐之事也不遲。

嶽冷秋這些年來打的仗有勝有敗,戰績也遠不如林縛輝煌,但打敗仗很有多現實方面的制約因素,說到對軍事之了解,嶽冷秋不會認為自己差林縛多少……這也是以往情報雖然多次強調林縛視海州為北伐之後勤總基地,不過嶽冷秋沒有親眼看過,總是下意識地認為經營海州是林縛的障眼法,是林縛有意識的要迫使燕胡將有限的資源,都投到青州以東地區去,實際是為了消減燕胡在魯西,在徐州正面防線上的投入。

不過實地站在人口逾十萬的海州城前,嶽冷秋之前的判斷又動搖起來。只是為了一個礙眼法,就要把海州城經營成這樣,代價未必太大了……

但是從海州出兵往北打,怎麽打?

沂州北面,從沂山、蒙山之間的谷道一直到破車峴關,道路十分險狹,根本容不下淮東軍十數萬精銳步卒擠進去。而從海州直接往東北方向,一直到即墨,在昆崳山南麓多為道路不通的沿海灘塗,淮東軍顯然不會有耐性在北伐的同時,在海州到即墨之間修一條海塘馳道出來。

海路?

林縛兩年前不借助靖海水師的絕對優勢力量,強行攻占登州,打開渤海灣的大門,在燕胡得到難得的兩年休養時間,靖海水師又有多大的把握能強攻下燕胡建設了有四年之久的鎖海防線?燕胡在登州的水師規模也有三萬人了,雖然不足以遼闊的大海上跟靖海水師爭雄,但依仗堅固的鎖海防線,還是有一定戰鬥力的。

這一刻,嶽冷秋也疑惑起來,林縛到底是先稱帝,還是先北伐?

正在嶽冷秋、嶽峙叔侄疑惑之時,東面,從後雲台山之外的海上,隱隱傳來雷鳴之聲。嶽冷秋嚇了一跳,這大冬天的,怎麽就突然打起雷來了?

“這是要變天了!”負責沿路護衛的嶽周策馬過來,疑惑地看著鳴雷的地方,迷信地說了一句。

嶽冷秋自然不信什麽鬼神變天之說,冬天打雷少見,但也不是絕然沒有。

這時從海州城裏馳出一隊馬兵,為首者是北方統帥部副參謀總長吳齊及鳳離軍副指揮使兼參謀軍事張苟。

嶽冷秋對吳齊、張苟都不陌生,這段時間來林縛有什麽重要的事情要與嶽冷秋磋商,吳齊跑腳最多。見他二人代表林縛出城來迎,嶽冷秋下車恭候道:“勞吳將軍、張將軍出城遠迎……”

“樞密使本要親自來迎,只是今日定好伏火弩在島上試射,難以改期,樞密使與高大人去了東西連島,吩咐吳齊待嶽督與嶽將軍過來,即請二位去東西連島相見……”吳齊說道。

“伏火弩?”嶽冷秋乍聽以往未曾聞名的新式戰械之名,愣怔了一會兒,又問道:“適才隱約有雷鳴之聲,是伏火弩試射嗎?”

“正是。”吳齊說道:“原本不會有這麽大的動靜,這次要試射六裏遠靶,動靜才額外大一些……”

嶽冷秋不掩滿臉驚愕,與嶽峙面面相覷,什麽戰械能射六裏遠靶?

準東軍在研制伏火硫磺丹的事情,嶽冷秋也略有耳聞。伏火硫磺丹傳於前朝煉丹術,名入崇學館大學士之列的宋石憲因習丹術而受訓誡,以致仕途終身未得進步一事,也不是什麽秘聞。聽吳齊說淮東試射的新式戰械名為伏火弩,嶽冷秋頓時就聯想到伏火硫磺丹上去——兩朝給禁的伏火硫磺丹,怎麽就有這麽大的威力?

嶽冷秋往東面望去,他們離海港還有十一二裏遠,海港離東西連島還有十一二裏遠。伏火弩試射之響聲能傳到二十二三裏開外,這個怎能叫嶽冷秋不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