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終卷) 定鼎 第三十八章 入冬(第2/3頁)

五月,甄封親赴海州覲見林縛,所簽約的海州密約裏,包括一籃子軍事援助條款。

早初由淮東錢莊單獨提供一百萬銀元的軍款借銀,也增加到淮東錢莊與殖商銀莊共同提供二百萬銀元,這筆銀款主要是幫助海陽軍擴編,但實際上也是主要購買淮東所產的兵甲、戰械。兩家銀莊還將額外提供一百萬銀元的借款,以幫助海陽郡開設更多的鐵礦、煤礦,大面積的種植棉田,建設初等的冶鐵等工場,以提高海陽郡歸還錢息的能力。

林縛同時決定,不再占用海陽軍的資源,而從樞密院單獨撥出巨銀,將牙山寨建成永備軍事駐地,以供海東行營軍從牙山大規模用兵所需。

作為補償,牙山半島的租借期將提高到五百年,以便後期淮東利用牙山半島建設高麗半島西南部的自由貿易港,以補彌前期淮在建城、建港及軍資的巨量投入。

對甄氏來說,打輸了就是族滅家亡,打贏就控制整個高麗半島,又豈會在乎將牙山半島以及濟州島割讓給淮東?又豈會在乎以後要向淮東錢莊、殖商銀莊每年歸還數十萬銀元的錢息?

同樣的,淮東錢莊、殖商銀莊以及軍部、樞密院,往甄氏身上投入這麽多的資源,要不想血本無歸,怎麽都要幫助甄氏打贏內戰。

當然,高麗內戰更是淮東北伐,驅虜出中原的前奏戰,不管怎麽說,林縛都是要用全力去打的。淮東與甄氏此時在大的方向利益一致,能額外撈回點本,也是好的。

隨著後期戰事日漸頻繁,為能就近掌握高麗及徐泗戰區的情況,林縛早在九月上旬就派高宗庭去海州,組建北方統帥部。林縛也是給各種事務拖住,一直到十月中旬的深秋時節,才得以動身趕到海州,親自主持北方統帥部的工作。

而江寧的軍政事務,則由樞密院、軍事參謀部分領,林縛也正式授權由林庭立主持的公府會議,在他不在江寧期間,負責監督樞密院及軍事參謀部的軍政事務。

公府治政已經逐步形成穩定的體系,雖說永興帝及太後梁後名義上還掌握著南朝的最高國政,以張晏、沈戎等人為首的帝黨在江寧猶有殘余勢力在殘喘延息,但已經給排斥在中樞政權之外。

沒有辦法插手軍政事務,權力自然就給徹底架空。

※※※※※※※※※※※※※※※※

十月說是深秋,海州已經是悄然入冬了。

黃葉飄零,馳道兩邊的稻田陸續收割,留下根茬子在一望無垠的田野裏,間或能看到有三五農戶在田地裏馭牛馬復耕田地,以便能趕在入冬前種下麥子。

小蠻下巴磕在松軟的窗戶外,望著車外的田野。

從山陽上岸後,三天來都坐在馬車裏,緩緩北行,每天都看著車窗外大致相似的風景,小蠻倒也不覺得厭倦。也是在江寧深宅住得太久的原因,再出來走一趟,每看一處都覺得新鮮。

林縛則斜靠著軟榻,握卷在手,頗為舒適第屈著腿,各種公函則交給蘇湄坐在旁邊待他批閱。特制的馬車,披覆鐵板增強防行刺之余,更重要的是造得寬敞至極,叫林縛與蘇湄、小蠻起行都在車裏,不覺得有絲毫的不便。

北方統帥部現在有高宗庭在那裏主持,林縛實在不願意急著趕到海州。林縛也是好久沒有休息一下,從山陽上岸後,在路上走了三天,還剛剛到海州屯區的邊緣。

“啊!那個是什麽東西?”趴在窗口看了半天風景的小蠻,突然看到新鮮事物,轉回來頭問林縛。

林縛探頭望出去,卻是田地裏的一部鐵梨車引起小蠻的驚奇,笑道:“鐵梨車而已,此前還引起一樁公案,偏偏你沒心記住,非要看到實物才驚奇起來……”

南方耕地,多用耕牛,極罕見耕馬,倒不是耕馬不適合耕地。耕牛與耕馬,各有優缺點。牛耕地慢,但費料少,南方地肥田少,農戶精耕細作,每戶十余、二十余畝地,養牛耕地便足夠了。馬耕地比牛快,效率雖高,但費料比牛要多得多,而傳統的經濟模式以及南方河流縱橫的地形,限制了對馬車運輸的要求。故而在人多地少,河流密集的南方,養馬自然就給淘汰掉。

荊襄會戰,軍部繳獲大量的戰馬以及駝貨輜馬,多過淮東軍自身的需求,故而有大量的輜馬給分到各個屯區來。

機器制造司有匠師仿造泰西國的匠術,造成新式的鐵梨車,除梨刀外,兩側還帶有車輪。這種新式的鐵梨車,用力大腳快的輜馬負之,一天能梨七八十畝地,效率是牛梨地的五六倍。在新墾屯區,目前還是地多人少的局面,這種鐵梨車及耕馬,自然就極適合於屯區使用,很快就推廣開來。

不過在鐵梨車上還引起一樁公案……

早年林縛在崇州,就直接以內府的名義開出賞格,以獎勵各種實用新型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