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終卷) 定鼎 第二十七章 鐵山船場(第2/3頁)

而在奢家匠工並入後,鐵山船場就迅速具備建造超大型海船的能力,並在年初時著手同時建造六艘五千石大船。

荊襄會戰的失利,使得北燕的戰略重心不得不轉移到東線來,變戰略進攻為戰略防守。而戰略重心轉移到東線,勢態又從進攻轉變為防守,水軍則是北燕必須要加強的一環。若不能將淮東戰船封堵於渤海之外,北燕在東線的防兵便是再多一倍,也會倍感吃力,便如奢家在閩東給淮東水師逐漸蠶食消弱之惡局。北燕能使魯東南,整個山東半島的東南半面都變成殘地,與淮東拉據,但不能將燕薊、遼西、遼東面渤海的區域都變成殘地!

單純的刀魚寨、廟山島、隍城島及鐵山寨,哪怕建得再固若金湯,沒有一支在水淮之上的水軍的配合,沒有近海作戰的能力,也是沒有辦法構成鎖海防線的。

葉濟爾不奢望能在短時間裏建一支能與淮東水軍在東海上爭雄的水軍,那是沒有可能的,但水軍戰船,依托刀魚寨、廟山島、隍城島以及鐵山寨,將淮東水軍戰船封堵於渤海口之外,並非沒有可能。

這個戰術,與陸戰中的依城作戰同出一轍。單純的在海面拼戰船,拼不過淮東,那戰船依托於戰備兼全的險峻海島,各自控制三四十裏縱深的海域,還是可以做到的。

當然,在淮東水軍面前,要建一支相差不遠,在水準之上的水軍,絕對不是一樁簡單的事情。

眾人走進守衛森嚴的鐵山船場大門,迎面便是一艘半面給拆去船板,露出船肋與龍骨的巨船。葉濟白石看了暗暗心驚,心想,原來傳言不假,那赫雄祁真是這艘船拆開來空擺在船場的空地裏?

這是一艘崇州船場所造的津海級戰船,是那赫雄祁出重資,幾經周轉,從北條氏手裏購來。而北條氏得到這艘戰船,則是從入江氏那裏橫搶過來。

入江氏屈於北條氏的威壓,將淮東出售給他們的津海級戰船轉讓給北條氏,而謊稱觸礁沉沒,這是林縛最終放棄入江氏,默許佐賀氏、近江瓜分入江氏的一個重要原因。扶不起的阿鬥,林縛也不會去扶,林縛此時在海東地區需求的,還是一些能扶得起來的勢力。

這艘戰船的確是集中體現了淮東的最高造船技術,單看那精鐵鑄造的巨型船骨,那黑漆漆的金屬光澤,叫人望而生畏——淮東拿這種結構異常堅固的戰船借著湍急的海洋,直接沖撞敵船,也能無往而不利。

這艘船在駛入鐵山船場之前,為避風浪曾不意觸碰礁石,但十三個水密船室,只毀壞了一個,甚至都不影響航行,怎能叫人不吃驚?

這麽一艘戰船,費盡心機搞來,耗費十數萬兩金銀,不編入水軍,卻叫那赫雄祁剖解開半面,擺在鐵山船場的空地,許多人都大為不解,臉色都頗為難看。

葉濟爾走上前去,伸手觸摸那冰涼的精鐵船骨,看向站在那赫雄祁身後:“蘇庭瞻,這便是淮東的鐵骨船嗎?”

蘇庭瞻在荊襄會戰中,不戰先逃,葉濟爾最後非但沒有責罰他,還封爵蓋州伯,調他入燕京咨備水軍之事,有意用他督掌水軍。

蘇庭瞻倒非不知道淮東的強盛無敵,但天下之大,哪裏有他的容身之所?

雖說奢文莊使奢淵授意他們往西北走,離開這個非之地,但西北諸羌爭雄,也是血腥之地,焉容弱小外族插足?奢淵遵從奢文莊之意,執意不敢離開關中,遷往天水為將,蘇庭瞻考慮再三,最後還是選擇進入燕京覲見天命帝。

蘇庭瞻走上前,行禮道:“稟皇上,這確是淮東鐵骨船。”

“閩東海民世代走海,造船之術應不會差,你們倒是說說看,林縛到底是怎麽的一個人物啊,竟然想到用精鐵鑄船骨?”葉濟爾袖手問諸將臣。

張協心裏暗想,當年陳西言到底是出於什麽心態,才會稱林縛為豬倌兒的?他不相信以陳西言的眼力,真就是開始看走了眼。

蘇庭瞻藏著話未說,淮東在荊襄會戰中使輜車披覆鐵板,成為戰場橫行無敵的鐵甲戰車,照此看,淮東甚至也可以在戰船上披覆鐵甲。到時怎麽在海上與淮東戰艦爭雄?他藏著話不說,不是為別的,是怕更打擊北燕將臣的信心。

葉濟爾問那赫雄祁:“找匠師估過這艘船耗去多少鐵料嗎?”

“粗略估過。”那赫雄祁說道:“僅船骨耗用精鐵,應在十二萬斤以上……”

那赫雄祁這麽一說,在場好些人都生抽一口涼氣。精鐵堪比銅價,十二萬斤精鐵就價值兩萬兩銀子,這艘船從北條氏手裏搞來,花了十數萬兩銀子,真是一點都不冤啊

北燕控制的鐵場,一年也就產百十萬斤精鐵,其他什麽事都不幹,全部用來造船,一年也造不出八九艘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