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終卷) 定鼎 第二十六章 島城鎖海(第2/2頁)

雖說以隍城島、廟山島以及登州刀魚寨、金州鐵山寨構成的鎖海防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淮東水軍大規模侵入渤海的可能,但不得不承認,他們眼下只是被動的防守,遠遠不能拿在東海上縱橫馳騁的淮東水師戰艦編隊有什麽辦法。

弩台上所部署的十數架新型拋石弩,則是淮東軍早就在軍中廣泛使用配重式拋石弩,此等利器,也叫北燕在荊襄會戰之中吃夠苦頭,北燕還是在近期才試制成功。要是限制於傳統,不主動的跟著對手進步,進行戰事升級,就永遠沒有獲勝的可能。

葉濟白石臉色訕然,他還沒有坐上太子之位,而軍中掌權的葉濟羅榮、葉濟多鏑二王也不喜歡他,有時候不得不低下頭顱來服軟,說道:“父汗教訓所是,孩兒半年來靜心思慮,也確知以往孤陋寡聞,見識輕淺,也願意靜下心來跟雄祁將軍學習水戰之法……”

葉濟白山認錯下,葉濟爾臉色緩了緩,說道:“兵事險惡,未慮勝,先慮敗也。南朝丁口是吾族百倍,人才濟濟,非吾族所能比也,你們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之前元越腐敗,蛇鼠之輩竊居高位,使有志之才傑不得舒展,使軍政殆壞,吾族能擊之。然而元越給林縛竊居,從天命年初始,前朝屢敗、屢挫,實際也給南朝開創了革新鼎故的良機。你們不認真的反思,荊襄之敗不會是孤例……”

葉濟爾的話要葉濟白山臉上好看一些,最後一番話則是轉身對著身後的諸將臣訓示。以往大燕鐵騎戰無不勝,養出一群驕兵驕將,他只希望荊襄之敗,能叫大家清醒過來。

葉濟爾說及“蛇鼠之輩竊居高位”時,張協臉上青一陣紅一陣,雖說旁人也忍著不拿眼睛看他,他又如何能心安?

荊襄會戰的影響是極為深遠而深刻的。

首先,也是最根本的,荊襄會戰徹底改變南北對峙的勢態,使北燕被迫放棄進攻勢態,全面地進行戰略收縮。雖說在淮東控制下的元越沒有立即展開獠牙利齒,但只要有些見識的將領,心裏都清楚,戰略的主動權已經掌握在江寧那邊。

其次就是荊襄一役,包括降附軍在內,總計損失兵力近三十萬,其中諸燕部族子弟損失逾四萬人。對於十六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男丁總數也就四五十萬的諸燕來說,四萬本族丁壯的損失,是痛徹入骨的。

葉濟部從烏倫山起事,糾集燕東、燕西十余部占據遼東,先後數次擊潰元越邊軍及高麗邊軍,直至奪得燕薊、晉中、關中、山東等地,前後數十年,在戰事裏直接損失的本族男丁人數也不過五六萬人而已,而荊襄一戰就損失了近四萬五千人最精銳的本族戰力,是怎麽都難以承受的!要不是葉濟爾力排眾議,堅持要葉濟羅榮在晉南領兵,葉濟羅榮怎麽都難逃其責。即使如此,葉濟羅榮的王爵也給削去,以罰其過。

再一個,荊襄失利的消息,傳到燕薊、晉中、山東等地,對地方民眾的心理影響也是極深刻的。以往北燕鐵騎戰無不勝,所過之處寸草不生,以強大的武力及血腥,令陷地軍民屈服,不敢反抗。荊襄會戰之後,在晉中、燕薊等地,形勢就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

首先是各地抵抗軍勢力如春筍初發,而在太行山中盤距多年的魏中龍等頑寇,更是在荊襄會戰之後頻出太行山掠奪周邊府縣,聲勢越發壯大。

魏中龍等頑寇,在太行山裏活躍有些年頭了,數百人、千余人一股,盤踞在地形險惡的太行山中,有如惡龍遊走,難以清剿。以往,這些頑寇雖然難纏,但燕南、薊西及晉東的府縣以及地方鄉紳勢力,還是能頗為堅決地配合清剿之。魏中龍等頑寇雖說常年盤踞太行深山裏,但為害也不算大。

但在荊襄會戰之後,除了普通民眾的心理發生變化外,之前地方士紳及降附官員的心理也發生微妙的轉變。從以往積極配合清剿抵抗軍,變得消極拖延,更有甚者,甚至有暗中勾結,支持抵抗軍的跡象。

只要不是給徹底綁死在燕胡戰車上的,誰願意將自己的退路完全堵死?便是燕京城裏,稱病不朝,甚至有意直接告老退居的漢臣也日益增多。

不得不說,淮東頒布的一二三等戰犯及將功贖過之標準,對北燕的降附漢臣影響是極深刻的。

張協站在弩台之上,望著腳下的隍城島寨以及周遭的碧藍海水,心裏暗想,這鎖海防線真的就能守住北燕半壁江山嗎?當年那個豬倌兒,會如何看待北燕的鎖海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