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終卷) 定鼎 第六章 重兵東移(第3/3頁)

以第二水營為主,編靖海水師,專司對北方海域的近海防務及戰事。靖海水師也將是淮東接下來要重點加強的水軍部隊,從第一,第三水營抽調部分精銳水卒補充之,水軍戰卒將擴充到三萬人。

林縛當下將淮東軍接下來會進行的防務及編制調整情況,大體跟元歸政、陶春通報了一下,也是明確好主要將從東線實施北伐,收復中原的核心戰略。這些軍情部署也沒有隱瞞的必要,簡單的情況搜索工作,就能厘清一個大概。

謀略是有用的,但謀略還是建立在絕對的實力基礎上。以荊襄會戰為例,淮西軍雖說後期有縱敵之舉,但前期畢竟還是牽制了陳芝虎及羅獻成逾十萬兵馬。將淮西軍、荊湖軍計算在內,林縛在荊襄會戰期間總共調用了超過三十八萬的總兵力,其中淮東軍更是直接投入兵力超過二十萬的精銳戰力,這才是荊襄會戰能夠獲到大捷的絕對實力基礎。

此時,將河南六鎮計算在內,林縛將能在河南及魯南的河淮地區集結總數超過三十三萬的兵力,而燕胡在河南以及山東的總兵力,加起來勉強有二十萬人,雙方的攻守之勢是一目了然。即使將董原在許昌所部以及嶽冷秋在渦陽所部排除開,而燕胡則要將偏西線的河中府及大梁等地的守兵排除開,僅在山東直接面對淮東即將部署於徐泗地區的二十萬重兵集團,也只有十五萬兵馬。

元歸政心頭沉重,一旦叫林縛成功收復山東,大概誰都阻止不了他革廢元越,另立新朝了。而面對淮東即將部署在山東南面,徐泗地區的二十萬重兵集團的鋒芒,葉濟多鏑在山東僅有十五萬兵馬怎麽抵擋?

要不是荊襄會戰將淮東軍的真正實力以及潛力暴露出來,元歸政甚至以為淮東要將閩贛殘地經營上三五年,才有可能將兵力突破三十萬,誰能知道在荊襄戰事之前,淮東控制的兵力就已經直逼四十萬。就眼下的情況看來,只要林縛需要,三五年間,淮東直接控制的總兵馬將能輕松的突破五十萬,甚至六十萬……

只叫元歸政覺得前程異常的黯淡,要不是他與陶春進來之前,已經給搜檢過兵刃,議事廳外皆是淮東甲卒,而林縛本人又以武勇見長,元歸政恨不得以身犯險刺之,結束這場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