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瀾 第一百六十一章 漢水登高(一)(第2/2頁)

“好了,你們不要爭了。”林縛打斷孫文炳與唐希泰的爭執,說道:“此戰過後,希泰要留下來主持襄陽政事,希望能給襄陽地方多留一些東西,也能夠理解。中樞那邊,我想此戰過後,沒有誰會想著立即再起戰釁,應能有一段時間緩一口氣。眼下還是努努力把橋架起來,不然以後靠襄陽地方,不知道要拖多久才能將橋架起來……”

“這天寒地凍的,想來襄陽之敵也支撐不了多久了。”胡文穆問道:“樞密使打算什麽時候還朝?”

林縛攜荊襄大捷還江寧,是為代元造勢的最好時機,這事要提前籌劃。胡文穆臉皮稍薄,沒臉把話說透,但話裏的意思是十分明白的。

林縛轉臉眺望東南的蒼茫雪天,笑道:“此地風雪甚佳,不急著回去江寧去。”他還是希望將荊襄的軍務、政務理順了再回江寧去,不想在荊襄留下什麽隱患,轉頭看向顧浩,“南陽缺一任通判,顧大人願意屈就否?”

顧浩為潭州制置使張翰的僚屬,袁州戰事過後,陪同張翰長子張佐武一起到淮東軍中為質。這段時間接觸來,林縛也了解顧浩很有治政之事,不然不會給張翰倚為左膀右臂。

林縛的目的,是要將兩湖勢融合掉,只要他們沒有割據自立的野心,自然要使兩湖有才幹的人能有一個上升以及融入淮東的通道,實在沒必要一味的打壓而引起不必要的反彈,更沒有必要使地方之間天然的對立起來。

張翰請裁潭州制置使司,轉任湘湖宣撫使,目前還是湘湖最高行政長官,但明確放棄地方兵權,而其子張佐武將入中樞為官,實際也是間接地向林縛表示效忠。顧浩要想擺脫張家私吏的背景,留下來就任南陽通判是最好的途徑。南陽知府將由鎮守南陽的敖滄海兼任,南陽通判實際是輔助敖滄海治理南陽政事的文官,將來敖滄海另調,南陽通判是接任南陽知府的天然人選。

顧浩長揖道:“顧浩願從主公差遣。”

胡文穆聽著顧浩對林縛的稱謂轉變,知道他從此之後便算是改換門庭了,倒也沒有覺得意外,心想顧浩必然也已經先得到張家的諒解。再者這時滿朝文武還不想改換門庭的官員,大概只剩下那些沒有辦法改換門庭的一小撮人吧。

林縛哈哈一笑,挽手示意顧浩免禮,說道:“黃祖禹、周瞎子奪樊城,而守樊城,得五千民夫相助,這些民夫多是從南陽周邊強援來的丁壯,大概也是南陽府僅存的丁口了。你過兩天就去南陽任事,從淯水兩岸擇地授其田,另補貼耕牛、犁具,安頓好他們的民生,不要延誤了。年前中樞會撥二十萬兩銀給你,應能以支度明年南陽府的民生……”

南陽地處伏牛山與桐柏山之間,除此是荊襄北通關中與豫西的必經之地,淯水等十數條漢水及淮水的支流也灌溉了南陽近千萬畝良田,南陽在戰前丁口一度超過百萬,此時攏統加起來,大概也就三四萬人而已,比十不存一的程度還要嚴重數倍。

往南陽遷實人口的工作無法一蹴而就,南陽的丁口能在明年恢復到一萬戶以上,林縛也滿足了。不過南陽除了要防備關中之敵外,還要戒防北面董原的野心,駐兵不會少,二十萬兩銀的撥款除了安置民戶以利墾種外,還有一個就是恢復水利,修築道路,反而耕地資源在南陽則顯得很廉價。當然,南陽在相當長的時間裏還要屬於戰區,除了窮途末路的貧困農戶外,也不會有多少人願意主動遷進來。

這時候有軍情司的武官傳最新的情報上來,高宗庭看過,跟林縛稟道:“虜王除了封陳芝虎為秦王外,還有可靠的情報能肯定燕胡已派秘使去成都欲授曹義渠為蜀王……”

胡文穆這時也知道淮東軍的軍情滲透工作要比想象紮實,荊襄會戰過後,燕京城有些當初被迫降燕的官員大概也會為日後的出路著想大概也會要向淮東表達善意吧?這會使淮東軍對燕京的滲透工作變得更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