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瀾 第一百四十五章 壽州(第2/2頁)

就目前的形勢看來,淮東在荊襄軍馬的心思都放在追擊漢水西岸的敵兵身上,騰不出手來,怎麽也會先忍下這個虧!

“楚王有什麽事,喚知儒過來吩咐一聲就是,有什麽事要勞楚王親自跑這一趟?”丁知儒知道楚王無事不會登三寶殿。

“我昨夜思量了一夜,有個念頭想要丁大人替我參謀參謀。”元翰成說著話,又看了左右衙役一眼。

丁知儒揮手讓左右人手退出去,不影響元翰成與他商議密事。

“我想著,胡虜經此一戰,怕也是元氣大傷,丁大人,你說是不是?”元翰成提起話頭。

“楚王的意思是……?”丁知儒不動聲音地問道。

“中原這些年來戰事不歇,千裏皆成殘墟,千裏不聞雞鳴人聲,即使要北伐,也要先休養生息幾些年頭。以本王所見,不如先和議罷兵,叫大家都有一個休養生息的機會。”元翰成說道:“真要繼續打下去,只會叫淮東越打越強,越打越難叫人壓制,而別家只會給拖得連喘息都難。招討使讓開路,叫陳芝虎能進南陽,也表達了誠意,可以遣秘使議罷兵之事。我在想啊,退到兩川的曹家,大概也不會拒絕息兵休養之事……”

丁知儒細想片刻,說道:“楚王此策甚妙,但此事不宜由淮西牽頭。”

元翰成想了想,說道:“也是,江寧風議不利議和,淮西至少在明面上不能牽這個頭。但只要淮西拖在淮水北岸不北進,想來淮東也沒有辦法從兩頭探出去……”

“對。”丁知儒笑了笑,說道:“淮西拖著不動,淮東也沒有北伐的可能……”

淮東無論是從東線還是西線北伐,都將後路暴露在淮西的兵鋒之下,丁知儒才不相信林縛對淮西會一點戒心都沒有。只要林縛對淮西的戒心不消,北伐就不成行,息兵和議就會成為既定的事實。

元翰成哈哈大笑,說道:“丁大人與招討使早有定謀,看來是本王操心過度了……”

丁知儒剛想捧楚王幾句,這時候有快馬從北面馳入城來,牽馬直走到丁知儒的跟前,說道:“淮東運糧船隊欲強行在硤石山西駐泊,已有七八艘糧船不聽令搶入東陵湖口……”

“他們想做什麽!?”丁知儒甩袖而立。

寧則臣自九月上旬率部西進援信陽,糧草由山陽那邊直接補給,淮東糧船會來往淮水之上。但不經通知許可,淮東的糧船不得在壽州城附近駐泊,更何況位於壽州城以北的硤石山是壽州守淮的要地。故而硤石山守軍看到淮東糧船不聽告戒,強行在西側駐泊,只會緊急派人來通知丁知儒處置這事。

“難道是淮東知陳芝虎率部從正陽過境後心懷怨恨,過來滋生事非?”元翰成遲疑地說道。

他沒有將問題看得太嚴重,他以為是淮東忍不下董原放陳芝虎去南陽的惡氣,才有意過來挑釁,滋生事非。他的意見是先忍著,叫淮東撒撒手,等董原將隨州軍在厲山的五六萬降兵消化掉之後,再做其他的部署不遲。

“我先去硤石山看看。”丁知儒也沒有想太多。但淮東軍在壽州境內挑釁,他也不能坐視不理,更怕硤石山守軍拿捏不好分寸,太軟只會叫淮東軍得寸進尺,太過,怕給淮東軍就此找到起兵釁的借口。他吩咐隨後趕過來的壽州守將陳巨先,“陳將軍,你拔一營甲卒隨我去城去硤石山……”他也需要在來壽州挑釁滋事的淮東軍面前表現出強硬的立場,莫叫淮東軍以為壽州真是軟杮子可捏。

“本王與丁大人一起去看一看,看淮東囂狂到什麽程度!”元翰成說道,他這時候自然要堅定地站在淮西這邊,希望淮西對淮東的態度能更強硬。

城裏甲卒還沒有點齊,就聽城頭警鐘大作,在北城門之下的丁知儒聞警大驚,回頭厲聲問道:“何事起警?”

“硤石山西台墩有烽煙升空!”城頭小校稟道!

硤石山升烽煙是表示敵軍入侵,跟剛才派快騎稟告淮東軍強行停船挑釁的性質截然不同。

丁知儒與元翰成慌亂登上城樓,往西北望去,手足冷涼,淮東軍哪裏是挑釁?

在西北東陵湖方向,已有十數艘淮東糧船強行進入東陵湖,最先進入的幾艘淮東糧船已經搶占東岸的碼頭。哪裏是糧船,一隊隊人馬從糧船魚貫而下,在日頭下閃耀著甲片的光芒,密簇簇的有如東陵湖水從碼頭往東漫溢,這一艘艘船是藏有淮東精銳甲卒的運兵船啊!

丁知儒手足發抖,元翰成則直接癱軟在地,嘴裏念叨著:“淮東反了,林縛小兒起兵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