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瀾 第一百四十二章 血濺五尺(第2/3頁)

投降的真正阻力不在其他將吏,恰恰是在羅獻成等少數人自身。別人都能投降,甚至還能在淮東或淮西得一官半職,唯有羅獻成投降難有安身之地。很顯然淮西此時容羅獻成率整部投降,也必然會用盡手段分化他手下的將領。羅獻成一死,最大的阻力就陡然間不存在了。

“你去請王仙兒過來,我要與他見面。”陳景榮壓著聲音跟尹相商說道。

此時鐘嶸與羅獻成的扈衛統領羅建在大堂之內,拿刀架在佟爾丹的脖子之上,大堂內外都是羅獻成的貼身扈兵,陳景榮這時候沒有機會立即與鐘嶸及羅建接觸。

在場的將吏之中,王仙兒也是隨州軍的領兵大將。王仙兒與鐘嶸從孝昌逃回來,雖說在北逃路上跑散了很多人馬,但隨他到厲山的殘部還有五千多人,單論以人數計,甚至比鐘嶸的殘部還要多。

尹相商得陳景榮提醒,拉住要進大廳看羅獻成生死的王仙兒,壓著聲音說道:“羅王叫胡人刺死,王將軍,我們可要早謀退路啊!”

王仙兒與鐘嶸北逃來,心裏早就沒有鬥志,聽尹相商這麽說,停下腳步,苦笑道:“還能有什麽退路?”

羅獻成猝死,羅獻義就算未死,也給困在長樂宮裏,鐘嶸聲望最高。但鐘嶸從南線逃來,殘部不足四千,那些個手下有數千、一萬人馬的將領,這時候哪個會服庸鐘嶸為主?而且鐘嶸徒有武勇,但性子暴戾,也不是能服人的明主,在厲山及淮山北麓的兵馬必然將四分五裂。亂兵之下,淮東、淮西又重兵從南北夾擊,如今羅獻成也無故叫葉濟羅榮派人刺死,叫他們想突破去南陽也不可能,王仙兒實不知道哪裏還有退路。

投降乞命嗎?王仙兒慘然一笑。

“淮西陳景榮就在厲山。”尹相商壓著聲音又說道:“對王將軍甚是欣賞,欲薦王將軍在淮西為將……”

王仙兒愕然地盯住尹相商,猝然間消化不了這麽多朝他撲面而來的震驚消息。

他未與陳景榮謀過面,但也知道陳景榮在淮西的地位僅在三五人之下。董原親率淮西精銳就在百裏外的光山縣,王仙兒怎麽會想到董原竟然早就派手下最重要的謀士潛來厲山,更沒想到隨州的行軍左司馬尹相商早就給淮西收買。要是尹相商也像王相那般有獨治一縣的機會,豈不知淮西是否也會早就有一支伏兵潛入荊襄腹地?

王仙兒倒也顧不上追問尹相商早就叛投淮西之事,若能投淮西還保得住手下五六千兵馬,不失最好的選擇。事實他與鐘嶸從孝昌北逃,考慮到逃去南陽的機會渺茫,也考慮過去投淮西的可能,當時他擔心羅獻成未必願降淮西,沒想到這一刻羅獻成叫葉濟羅榮派人刺殺,淮西謀臣陳景榮更潛在厲山……

王仙兒按住心裏的震驚,隨尹相商走到角落裏去與陳景榮密商。

旁人都沒有從驚慌裏恢復過來,圍在走廊前給扈兵擋住,看著大廳裏的情況,哪裏會注意到王仙兒、尹相商以及陳景榮三人在密院角落裏相會?

※※※※※※※※※※※※※※※※

叫人將佟爾丹捆得結實,善用鐵鐧的羅建狠命地在佟爾丹身上抽打,怒問道:“我等對北燕忠心耿耿,葉濟羅榮那小兒為何派你來刺殺羅王?”

佟爾丹筋骨再健,給鐵鐧狠抽了兩下,也皮飛肉綻。

厲山另一員領兵大將霍桐,拉住羅建,說道:“或許佟爾丹此舉非穆親王本意。你想想看,穆親王派人將羅王刺死,對他有什麽好處?你留住他的性命,將人殺死,便什麽話都問不出來的!再說你便是將他殺了,也不能叫羅王起死回生,還是先說說以後再怎麽辦的好!”

鐘嶸陰狠地盯著一聲不吭的佟爾丹,他恨不得將佟爾丹生嚼下去,但同時百思不得其解,葉濟羅榮怎麽會在這時派佟爾丹來刺殺羅獻成?想不透這點還就罷了,霍桐說的話正是在點子上,羅獻成已經倒在血泊裏,這厲山以及淮山北麓的六萬多兵馬,要立誰為主?

羅獻成兩個成年的長子已死,有幼子跟羅獻成的族弟羅獻義一起給困在隨州城裏生死不知,在厲山沒有一人能順理成章的叫大家推舉為共主。鐘嶸看向羅建、霍桐,淮山北麓的領兵將領離得還遠,在厲山的領兵大將就他、羅建、霍桐還有王仙兒,霍桐主動提起以後怎麽打算,難保他就沒有動心思。

想到這裏,鐘嶸霍然想起王仙兒還在外面院子裏,轉回頭看,沒想到王仙兒的身影,心裏奇怪,王仙兒去了哪裏?

要不是南線潰敗,鐘嶸是隨州軍當然的第一大將,麾下轄制除羅獻成本部之外最多、也最精銳的兵馬。但南線大潰,給調去黃陂的兵馬自然給淮東軍圍殲,而他倉促從鐵門山、孝昌北逃,僅有那些個兵馬也有大半在半途逃散,最後能隨他逃到厲山的嫡系精銳,就四千人稍多一些,人數甚至比不上王仙兒殘部,更不要說與羅建、霍桐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