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瀾 第一百三十八章 鐵松溪阻敵(第3/4頁)

見俘兵都有上陣斬敵搏戰功的膽色,羅文虎的憂心便減輕了許多,豪氣頓生,拿馬鞭指著身邊的舊部,笑罵道:“你們這些龜蛋兒子,可不要在關鍵時候給老子軟成熊貨!”

百余刀甲倒是不缺,要將田蘇他們當成補缺口的尖兵使用,曹鵬讓他們都穿上鎧甲,持配陌刀、槍矛。過了片刻,陳刀子調來給曹鵬指揮的百余精銳,也都是身穿重甲,手持斬馬刀或陌刀,還專門給田蘇送來一領鱗甲,一領皮甲,一柄斬馬大刀,一柄制式護身馬刀。

在敵騎從缺口沖進來欲撕開防線,尖兵沖上去將缺口堵住,重甲配合陌刀才是最有利的殺器,但更關鍵的是有面對敵騎沖擊來而不退讓的勇氣。

※※※※※※※※※※※※※※※※

在二十四日淩晨清冷的薄霧裏,晨光還沒有盡然鋪開,在昏暗未明的光線裏,百敵騎趟溪往北岸而來,以試防線,鐵松溪一戰便告展開。

在北逃敵騎看來,只要撕開鐵松溪以北的封鎖,就能撕開逃往新野的通道,此時的搏殺怎能不奮力投入?

以孟安蟬為首的敵將,心裏更是清楚眼前這一戰的意義。淮東軍在北線真正展開,也就兩三天的時間,根本沒有可能在樊城、棗陽一線形成完美的封鎖,在鐵松溪之後,必然是能叫他們直接逃往新野的大缺口。要是給阻在鐵松溪以南停滯不前,叫淮東軍在隨州附近的兩三萬精銳西進補入缺口,抑或叫淮東軍在黃陂的主力追上來,到那時,他們將插翅都難飛。

要北逃,就必須抓住眼前的機會,即使將一半的兵力拼光掉,那至少還能攜帶近萬精銳逃去新野,要比給全殲在荊襄腹地的結果要好上無數倍。

每一名領兵的騎將都把親衛扈騎挑出來,編成督戰隊壓在進攻軍馬之後。

北逃的孟安蟬所部雖說以輕騎為主,但為了撕破淮東軍在鐵松溪之後的攔截,湊出數百鐵甲騎還不成問題。

除了鐵甲騎之外,看著淮東軍在鐵松溪之後連夜建立的防線頗有些模樣,孟安蟬更是叫兩三千兵卒下馬持刀盾、強弓而戰,與輕騎、鐵甲騎混編成沖鋒陣列趟過鐵松溪,而不是單純的用輕騎去沖擊淮東軍的步卒防陣。

雖說床弩的一次齊嘯,能將沖上來的敵兵撒開一個缺口,但密集的敵兵仿佛蟻群,也是發瘋似的要把鐵松溪防陣撕開,撕開北逃的缺口。

敵兵沖上去,便知道不能再退下叫淮東軍的床弩有再次發射的機會,而是死死地抵在防線之前,守在河灘北岸,與防線之後的守軍貼身肉搏,不退後一步。而重甲鐵騎則利用溪步不足兩百步的縱深反復拉起馬速來沖擊防線,戰馬腹臀給馬刺刺得鮮血淋漓,在清晨的薄霧裏痛嘶長嘯,叫人熱血沸騰……

簡陋的防線很快給敵兵的重甲鐵騎一個接一個撞開缺口,更多的敵騎、敵兵冒著箭雨從缺口沖進來。

羅文虎所擔憂的事情也成現實,雖說給補了許多精良兵甲,雖說叫淮東軍的獎功令刺激得士氣大振,但所部終究是訓練不足的雜兵。體力差是一方面,經驗不足更要老命,羅文虎的所部兵卒他們甚少看到會冒著箭雨強攻的悍敵,許多弓弩手眼睜睜地看著敵騎沖開缺口,雖有不逃的勇氣,但卻不知道他們這時候更應該及時退後,叫後面的槍矛手、刀盾兵以及重甲陌刀手補上去肉搏,他們應該在陣後將更淩厲的箭雨射向敵軍。

缺乏有素的訓練,搏殺時就難以形成密切的配合,在敵兵的一次沖擊之下,防線就岌岌可危……

不過將卒士氣還存,武勇未潰,雖說防線給打開缺口,但周勝、田蘇帶著甲卒輕兵迎面而上,去搏殺從缺口突進來的敵兵。

先部突進來的敵兵,多為輕騎,放下騎弓,揮舞彎刀,要從缺口殺進來,想要趁亂將防線後的淮東軍殺潰,沒想到迎上來悍不畏死的淮東悍卒。

羅文虎、陳刀子用田蘇、周勝為尖兵,都穿重甲,突進來的騎兵彎刀雖然鋒利,還不足以劈開淮東制造的精鐵護盔與重甲。而陌刀、斬馬刀為重器,一柄制式斬馬大刀重逾十五斤到二十斤不等,精鐵鑄造,破甲能力遠非敵騎輕便彎刀能比。

林縛編騎營,明確其戰場的任務在於掩護側翼,與敵陣接戰也是擊側翼,掩殺其後,以此來發揮輕騎兵的優點,而避開短缺,以免為敵所趁。林縛同時使輕騎兵配備少量的重甲與重械,就是要輕騎兵在不得不強破敵陣時能夠下馬步戰或以鐵甲騎撕開敵陣。

孟安蟬不是不知道這些道理,但他從黃陂北逃,哪容他做好充足而萬全的準備?他在接陣時編入下馬而戰的披甲精銳以及重甲鐵騎,就是考慮過騎兵沖陣的缺點,但要淩厲而快速將淮東軍防線的缺口撕開、撕大、撕碎,他不得不下令輕便快速的輕騎兵來強突缺口。孟安蟬以為只要打得夠快,打得夠淩厲,便能在輕騎兵的缺點給淮東軍抓住,在壓制之前,將淮東軍的防線一舉撕碎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