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瀾 第一百三十二章 敵潰如潮(第2/3頁)

張苟在數十扈騎的簇擁下馳上熊家崗,眺望著熊家崗西北的山野,漫山遍野都是潰敵,按照計劃,從白塔河正面突進要比這邊快一步,以便割斷更多敵潰往漢水沿岸逃亡的通道。

長軒嶺這邊的淮東軍也開始往縱深處追擊,在夜色下形成幾股黑色的鐵流,猶如尖刀,往孝南方向刺去。

熊家崗,曾經燕胡鄂東軍馬的主營,燕胡偽賜閩王奢文莊的大帳所在,此時已叫長山軍第二鎮師完全占領,但還有些零星的殘敵躲藏在山溝溝裏。

雖說熊家崗還談不上絕對安全,但站在熊家崗上,能一覽無余底眺望著孝南方向的山野,能更好地指揮兵馬在夜色之間追殲潰兵,張苟自然是將他的指揮所前移到熊家崗來。這也是淮東軍如此細致搜山的緣故。

十數軍卒捆押著一人走過來,稟道:“報制軍,此人自稱為副相余心源大人之子……”

“帶上來。”張苟說道。

張苟曉得余心源有一子在徽南戰事之時失蹤,估計當時是給浙閩軍擄去。留永興帝歸江寧時,諸大臣將王學善推出來當替死鬼,使得余心源也逃脫徽南戰敗之責,沒想到這時候將余心源的兒子捉住,真是有趣了。

張苟也不認得余辟疆,只是讓人將余辟疆拉上來,看他穿著浙閩都督府的文吏官服,撇嘴一笑,說道:“原來余公子降敵了啊?那就不要怪罪小人不客氣。”聲音一冷,吩咐左右,說道:“將降敵的余公子押下去,將他與那幾條大魚一起好生伺候著押去大營。叫照湖山大營那邊仔細甄別,莫要叫人有機會冒允余相公子,也莫要叫余相公子受太大的委屈……”

余辟疆只要不死於亂軍之中,其他倒沒有太多計較,連連朝張苟鞠躬行禮:“多謝將軍不殺之恩!多謝將軍不殺之恩!”哪有半點在江寧時的公子氣節?

※※※※※※※※※※※※※※※※

陳漬、虞文澄、張苟指揮所部破開防線後,往縱深處追殲敵潰,而趙虎、粟品孝則率部沿白塔河南岸西進,去奪漢津城。

趕到漢津城東時,白塔河防線西翼柵營守軍也早棄營北逃,而漢津城裏的楊雄更先一步逃走,留下一地的狼藉。

到後期,楊雄所率守漢津城及西翼柵營還有兩萬五千兵馬,其中八千人為水軍,用於封鎖漢水口。不過,楊雄率部出洞庭湖投附奢家,率兩萬水寇以及差不多人數的家小相投。在奢家棄江州北撤之後,楊雄也攜家小率部渡江逃到北岸。奢文莊使楊雄守漢津,楊雄便將家小安置在漢津城裏。

隨著後期奢文莊不斷的從楊雄那裏抽調水軍、戰船補到漢水中遊石城以及上遊襄陽的水軍中去,使得漢津的水軍規模縮減到八千左右。後期,楊雄只能利用沉船、暗樁來封鎖漢水口,失去出漢水口進揚子江與淮東水營作戰的能力,在漢津的戰船總數量也降到不足兩百艘。

楊雄在黃昏得到柴山伏兵襲打隨州的消息之時,知道大勢已去,就下決心棄漢津沿漢水北逃。其時在漢津及白塔河西翼柵營的守軍加上漢津城裏的將卒家小,總數近有六萬人。楊雄手裏僅有兩百艘船,而且最後二十多艘兩百石以上的大船,都在兩天之前給奢文莊借故調走,剩下這些小船,怎麽可能在半夜時間裏將六萬軍民都裝上船運走?

最終楊雄只是來得及將自家親族及主要親信將領的家小裝上船,率八千嫡系兵馬從水路先行逃跑。而剩下的那一萬六七千兵馬及總數約三萬的家小,楊雄已經完全顧及不上,放任他們出漢津往北逃竄。

倉促沒有法度的撤退,很快就演變成潰逃。便是走水路倉促北逃的楊雄軍馬,也由於過度驚懼、倉惶,在登船時因爭先恐先而慌亂落水溺亡者不計其數,甚至有好幾艘船相撞破沉。

楊雄封鎖漢水汊口,主要是利用沉船、暗樁。但是沉船、暗樁,並不能將漢水水道封鎖得滴水不漏。事實上,在漢水汊口,仍有大量的空隙,叫一些小型船只能穿梭其間。只不是在封鎖帶的上遊漢水裏,敵軍水營守備森嚴,淮東軍水營派出小股戰船滲透進來,不會起任何作用,還會給敵軍分散的吃掉,增加不必要的傷亡。

而此時,敵軍潰走,棄漢津空地,封鎖帶之後的敵軍水寨也在敵退時陷於熊熊大火之中。上遊沒有敵軍戰船的封鎖,淮東軍集雲級以上的大型戰船無法從漢水汊口的封鎖帶鉆進來,倒是艨艟戰船、車槳戰船等中小型戰船,在淩晨之前,就有七八艘穿過封鎖帶,停靠到漢津西城外的碼頭上。

很可惜僅這幾艘戰船,五六百水營戰卒進入漢水水道,還無法形成戰鬥力。

趙虎使粟品孝立即組織軍民,清理出一條供集雲級戰船駛入漢水的航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