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瀾 第一百一十章 援軍(第2/3頁)

“除了張苟,還有誰跟我爭?”陳漬撐著會議桌邊子,虎視眈眈地看向其他諸將問道。

“你真是沒出息,我要守長軒嶺,已經給隔在東邊,哪能跟你爭西邊的位置……”張苟無奈笑道。

林縛看向葛存信、粟品孝、胡臾兒等水營將領,說道:“陳漬、張季恒、張苟、虞文澄都要派上陣前廝殺,大營那邊除趙虎的一萬江寧禁營軍外,我手裏就沒有預備兵馬可用了,你們水營給調兩萬人上岸來!”

柴山兵馬一旦出動,猛擊襄隨腹地,便能動搖鄂東守兵的陣腳,淮東軍在黃陂正面的主力就要非常努力地打進去,一點都耽擱不得,猶豫不得。就算漢津守軍棄城而逃,水營也沒有時間去清理漢江汊口裏的障礙物再去追擊——清理寬達六七百步的江口障礙物,不是三五天能完成的事情。水營不是此戰的主力,水軍戰卒這時候必然也要上岸當成步營來用,以補彌兵力的不足。雖說水營戰卒打陣地戰不擅長,但作為預備兵馬,用於追擊戰,也不會差到哪裏去。

林縛既然這麽吩咐,葛存信他們水營將領也沒有什麽好討價還價的余地,一起答應下來,去做安排。

※※※※※※※※※※※※※※※※

奢文莊率援軍主力,於二十七日午時進入黃陂,使其孫奢淵率五千步卒在黃陂西北結陣,使孟安蟬遣部將率騎兵繞過黃陂城兩側出擊,沖擊淮東軍的側翼,迫使淮東軍從黃陂城退走。

步卒對抗騎兵,一是利用有利的地形,一是利用密集的陣形。

以騎兵為主的石城援軍趕來,以步卒為主的淮東軍自然就不能展開來盡情的圍攻黃陂,便從黃陂北城、西城、南城撤出,只留約五千兵馬在東城收縮結陣,釘在那裏,死也不退。

東護城河橋外,本身就是虞文澄所部用來主攻黃陂城的陣地,防護較強,周圍都用柵墻圍起來,又與照湖山前壘大營離得非常近,有五千兵馬收縮防守,就不懼敵軍從南北兩翼以及守軍從城內過護城河橋的三路夾擊。

奢文莊率援兵趕來,也是以解黃陂之危為主,再者也要先站住腳,淮東軍在左右明面上就有四萬精銳兵馬,他想吃掉在東城外收縮防守的五千淮東甲卒,顯然也是不可能完全的任務。

“多謝閩王率兵相援!”孫季常重新派兵占領四座已成廢墟的城樓,重新將黃陂城墻控制在手裏,這才安心一些。才五六天的工夫,就給淮東軍打得這麽狼狽,孫季常感覺很丟臉。但奢文莊率援兵及時趕來,他也不能為了面子上好過,就一聲謝都不說。

奢文莊自然不會率兵進城,黃陂城有孫季常所部相守足夠了。

事實上,孫季常打得這麽狼狽,就緣於他將兵力都集中在城裏。再多的兵力,叫淮東軍把四座城門一堵,給憋在城裏也發揮不出優勢來。

守城兵力部署,通常以一步城墻一卒一輔兵計,六裏之城約兩千步長,四千守軍便勉強夠守城了。而孫季常往黃陂城裏堆了三萬兵馬,守兵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

當守軍在淮東軍重弩的壓制下,不得不從城頭退下來,退到城內進行巷戰,東西南北四處大街,不拆屋破院的話,兩軍能夠接戰的戰線總寬度甚至不足一百步。這麽短的戰線,守兵是根本無法將三萬人的優勢發揮出來的,戰線最前端頂天能塞兩百人進去。貌似淮東軍也無法發揮兵力的優勢,但守兵擠得越密集,守禦面越窄,淮東軍的火油罐以及隨軍進入城的蠍子弩、梢弩從陣後發出來的打擊力度就越強。

也是幸虧孫季常手裏的兵力足夠多,能輪流替換上肉搏,能夠承受很大的傷亡,能夠用血肉之軀擋住淮東軍的攻勢。這也是接戰面窄的好處,統共前陣只能派三四百人接近廝殺,三萬兵馬輪流一遍,也能打上一個月。

不過,一旦叫淮東軍將三萬守軍慢慢地壓縮到黃陂城中心更狹窄、更緊密的空間,再叫淮東軍將黃陂城靠近城墻的屋舍宅院拆除,將拋石弩等重弩搬進城裏來,到那時孫季常怕是想哭都來不及了……

奢文莊由孫季常陪著走過黃陂城內的每處接戰地步,越看越心驚,援軍要晚來兩三天,孫季常真未必能撐得住!就是這種情況下,守軍還積累了超過四千的傷亡。要是叫孫季常只率一萬兵馬守軍,以這麽高的傷亡數字,說不定早就叫淮東軍拿下黃陂了。

不想叫淮東軍的重弩、火油罐發揮威脅,兵馬集中是大忌,困守一座能容易給淮東軍堵門的城池,更是大忌。要是守軍擠在一起連轉身都難,一塊重逾百斤的巨石砸過來,一下子要死多少人?要那時,軍心還能不崩潰,那已經堪稱天下少有的鐵軍了。

奢文莊也不怨孫季常,這些教訓都是浙閩軍付出幾萬條人命得來的經驗,孫季常除了當年圍攻陽信時給一起打得大敗之外,還沒有領教過淮東軍攻城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