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瀾 第一百零五章 決心跟信心(第2/3頁)

席間,劉庭州又問起應募進入營伍的士子安排。

“這個啊……”林縛說道:“南陽失守一事傳到江寧,江寧士子憤慨激昂,諸多士子叩宮門請願,一心想從戎殺賊,林相、程相寫信來問此事,我與左相、嶽督合議,最終才頒令募選,沒想到應者雲集。江寧、維揚、平江等地的士子,隨船到黃州者,已有五百之數。軍中營造、轉輸等事務缺少算記之文吏,士子入伍營倒是解決了許多頭疼之處,另外會有一些入伍營暫屈居將官副手以學習兵事,將來也未嘗沒有領兵作戰的機會……”

當世將帥都會募請讀書人負責糧秣筆算等事務,但是這些人只能算將帥私人相請的幕僚,是私吏,將來這些人想做官,將帥可以舉薦,但錄不錄用還要看將帥的臉面夠不夠大。但就算將帥的臉面夠大,也絕不可能一下子舉薦三五百幕僚去做官。

林縛募士子入伍營,主要也是負責後勤事務,那就跟請幕僚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是規模要大一些。不過在頒行天下的公函裏,明確寫下以日後補吏的期許,這就是要變私吏為公吏。包括之前追隨林縛的私吏,在此之後都可以正式授任知縣、縣丞、縣尉、知府、通判等地方官職。而在此之前,林縛要舉薦誰任知縣,都要單獨寫折子,經戶部、政事堂批核,才算完成整個程序。

劉庭州心存私念,在席間就沒有向林縛推薦鹽瀆才子寧俞捷,宴後回驛舍便邀他去淮西為吏。

劉庭州、嶽冷秋進入黃州之後的一舉一動,林縛自然是清楚的。聽高宗庭說得寧俞捷給劉庭州臨時拉攏去淮西,林縛只是笑笑:“淮西能拉攏走一個,我能拉攏五百個,由著他去吧!”

嶽冷秋陪劉庭州留在黃州兩天,都是商議淮西兵馬在北線配合的事情,林縛也正式通告劉庭州,寧則臣將率鳳離營一部進入淮西協同作戰。

由葉濟多鏑坐鎮的山東兵馬,在七月之後,也全面往徐泗防線進逼,袁立山、那赫雄祁等將都分別率主力兵馬差不多近十萬眾,進入濟寧、臨朐以南的緩沖區,其意就在於要將淮東在徐泗防線上的兵馬牽制住不能西援。

在徐泗以北,劉妙貞、吳齊、馬蘭頭、李良、耿泉山、楚錚等將在徐泗防線的總兵力,在補充部分輜兵之後,也只有六萬人。雖說山陽、雲梯關一線,淮東還有鳳離營三萬精銳,靖海第二水營兩萬水軍,但山陽、雲梯關是徐泗防線的後線,燕胡在東線,除了袁立山、那赫雄祁兩部外,在濟南坐鎮的葉濟多鏑還有四萬騎兵在手,能迅速壓到徐泗前線。林縛不能將山陽、雲梯關一線的兵力都抽空,故而能隨寧則臣進入淮西作戰的兵力也只有兩萬人。

林縛能調淮東精銳進入淮西協同作戰,這時候劉庭州又怎麽會嫌人少呢?

這兩天時間裏,劉庭州、嶽冷秋都能看到每天幾乎都要有超過上萬的淮東兵卒進入黃州,又從黃州分赴五雲寨、鳳凰山等前壘營地。

談定這些事之後,嶽冷秋便先回蘄春督戰去了。只是叫劉庭州不明白的,曹子昂也在嶽冷秋之後,急著返回廬州去了。林縛於九月六日,又親自陪同劉庭前往五雲寨、鳳凰山等前壘營地視察軍情……

※※※※※※※※※※※※※※※※

從五雲寨到鳳凰寨要橫跨舉水河,雖說舉水河已是黃州戰區的外圍,但淮東軍依舊是在舉水河上架設浮橋,不怕敵軍突襲進來摧毀浮橋。

遠至周商之時,就有連舟為橋的記錄。舉水河上的浮橋,也是立樁連舟,鋪橋為橋。長達近三百步寬的河面上,共架設兩座浮橋,上下遊相距二三百步。每一座浮橋都要用二十艘橋舟打樁固定,用棧板拿大鐵釘,鐵鉤鏈相接,兩邊又用粗如手臂的鐵索固定。

浮橋最重要的是固定,要承受過渡人及車馬的重量,還要經受得住河水的沖擊,故而鐵索兩端的固定物選擇最為重要。有條件的,通常都是鑿山石為鎖,將固定舟橋的鐵索綁在山石上,與山丘連為一體,這樣才能抵擋河水的沖擊,才能承載數百人同時渡橋過河。

舉水河下遊的浮橋,位於黃州往黃陂的官道渡口上,周遭都是平川,能用來固定鐵索的老樹,也給敵兵在撤退前伐斷,沒有天然的固定物。但舟橋兩端,黑黢黢的巨物,竟然是數樽鐵鑄巨塊。

淮西鐵料奇缺,淮東竟然用鑄鐵來固定舟橋,兩座浮橋就扔幾萬斤鐵塊在野外!劉庭州跨馬而行,跟在林縛之後,走過穩穩當當的舉水河浮橋,心裏都不知道要說什麽才好。

浮橋西北建有一座烽火寨用來守衛浮橋與監視敵情。烽火寨不大,柵營,不過柵營外灑了大片的鐵蒺藜,鐵蒺藜的尖刺豎起來,在蔓生的雜草裏熠熠閃光,警告人獸不要接近。駐有一哨軍卒,並有隨軍民夫一百余人,以保護浮橋能隨時得到修復,物資與有軍兵通過,也能隨時征用民夫協助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