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瀾 第八十四章 牽鼻子(第2/2頁)

用十萬戰卒溯袁河而上強攻袁州,在五月時,林縛與高宗庭等人,都無法估算會對後期的軍事部署造成多嚴重的不良影響。至少,當時不立即停息戰事,僅叫江西境內的饑荒持續下去,餓死的民眾將數以萬計,而江西境內的局勢也很難在短時間內緩和下來。

另外,上饒戰事也使崇城軍、長山軍兩支精銳戰力有相當比例的減員,兩次承擔攔截作戰任務的陳漬所部,將卒傷亡比例高達五成,而持續的艱苦作戰,非戰鬥減員的比例顯著增加,要是諸部當時不立即進行休整,而要持續強攻袁州,傷亡減員以及減員造成的戰力削弱,都難以控制,不利林縛對整個戰事的軍事部署。

故而在五月之後,林縛斷然放棄強攻袁州的計劃,而將唐復觀、劉振之、虞文澄諸部先行北調休整,提前整備西線戰事,而陳漬、張季恒所部在駐防贛州、豫章的同時進徹底的休整。

針對袁州,林縛所擬的策略,就在“引蛇出洞”之上。在野戰中擊潰袁州兵馬,對淮東來說,無疑是最節約資源跟時間的。不然,就算攻城戰能夠順利,前期的攻城戰事準備,消耗的資源與時間也是難以事先估算的。

倘若到這時,黃秉蒿沒有貪心,接受這邊開出的招降條件,林縛派一旅精銳進駐新渝封住袁州東出的通道,林縛就能將江西腹地的其他兵馬都往江州調集,以備燕胡在拿下南陽之後沿漢水南下。

黃秉蒿耐不住性子,敢從袁州出來,林縛就要以駐在豫章的精銳步騎主動出擊,在野戰中將袁州兵馬打殘掉,使其不能再成為江西腹地的隱患。

作戰計劃早就擬好多份備用,但針對更準確的情報,還要做最後的調整。

在林縛簽發開拔軍令之後,開拔前的行軍準備及動員,自有營哨級將領組織,指揮參軍、旅營以上的將領很快都給召集到演武堂正廳,由周普、高宗庭組織確定最後的作戰方案。林縛會隨步營出戰,但沒有參與最後的作戰方案調整,而是留在偏廳裏。

沙盤擺在偏廳正中央,林縛卻沒有再關注沙盤,而是親自動手,將北墻上懸掛的一面布幔拉開。

藏在布幔之後,是整個西線的地形圖,將關中、河南、淮西、南陽、荊襄以及贛北等地都包括在內。

地形圖大得差不多要覆蓋整個墻壁,在地形圖上,燕胡、奢家殘部,羅獻成所部,淮西、荊湖、池州以及淮東在廬州、江州的兵馬都準確地標識在圖上。

在圖上,燕胡、奢家、羅匪三部大軍已經完全展開,最粗的箭頭都觸目驚心的直指南陽,而南陽兵馬的防禦標識畫得是那麽細弱,似乎頃刻間就要給敵兵的箭頭戮穿。

這幅地圖反應的西線最新的軍事動態,也是演武堂最核心的軍事機密之一,就算平時也是守衛森嚴,林縛等人不在偏廳裏,也是要用布幔蓋住,嚴禁揭開。

“山陽的水營這個時候應該做出西進以援壽州的勢態,要避免燕胡在拿下南陽後借勢攻淮西!”宋浮也留在偏廳裏,他剛剛將最新的軍事動態標注在圖上,看著南陽方向的形勢最新發展,跟林縛建議道。

奢家、羅獻成同時從南面對南陽、信陽用兵,形成夾擊之勢,就注定南陽的形勢無法挽救。特別是奢家從樊城出兵,從南面切入南陽的腹地,將把南陽的防禦部署攪得稀巴爛。無論梁成沖在南陽是降是潰是逃,南陽的形勢都支撐不了多久。在林縛早就謀定的下一步軍事部署裏,南陽的失守,是預料之中的事情。

但南陽失守後,燕胡兵馬主力會合奢家、羅獻成兩家之後,其兵勢接下來是往東運動,還是往南運動,淮東則必須要牽著他們的鼻子走,才能叫他們最後落入淮東所布下的大坑裏。

林縛不惜將曹子昂放在廬州修了一年的山道,就是為了這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