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瀾 第四十章 岌岌可危(第2/2頁)

城頭的垛口早給淮東軍的拋石弩打殘,不過奢飛熊在城內造了許多垛墻車,這時都給推上城頭來。

垛墻車即是用厚木造成垛墻形狀,置在獨輪車頭,推上城墻,可以臨時作為垛口,形成對攻上城頭的敵兵的封鎖,以利防禦。

當然最頭痛的還是淮東軍密集的床弩跟拋石弩對城頭的壓制,垛墻車畢竟不能跟灰漿抹石所造的垛墻相比,即使磚石所砌的垛墻也常常是挨一記石彈就坍去一截。

“少帥,該下決心了!”鄧禹壓低聲音道:“請少帥先回上饒,我在夾河再堅守數日!”

數次反擊都不能沖亂淮東軍的陣腳,根本就打不到淮東軍的前壘營寨,他們困守夾河防塞是不會有出路的,眼下他們只能用空間換時間。只要能保存實力,甚至放棄上饒城也在所不惜,轉而利用從上饒到贛州的縱深腹地,拖延淮東軍進軍江西的速度,支撐到北燕大軍攻陷關陜南來,大局未必沒有轉機啊!

當年與東閩軍鏖戰十年,浙閩軍最後就剩下晉安一地未失,還不是在最後關頭給熬過來了?

怎麽也不能將八閩最後的這點本錢在橫山跟淮東軍拼光!

奢文莊在江州,對上饒的形勢也很清楚,上饒打成這樣子,非戰之過,包括江西腹地的形勢劇變動蕩,都是源於淮東在年前所組織的全面反攻太迅速了。

江寧戰事之後,浙閩軍失去閩東的根基,已經是元氣大傷,一點都沒有來得及在江西休養,就面臨淮東組織的全面反動。在上饒、江州、袁州的外圍,淮東、池州、荊湖、潭州等施加於江西的諸鎮兵力總計近三十萬,而江西腹地還亂作一團,面對這樣的形勢,換了誰來,都難以力挽狂瀾。

奢家當前的目標很明確,就是保存實力,將形勢維持到北燕兵馬南下的那一刻,才有可能迎回形勢的逆轉。要是八閩精銳在上饒消耗光,即使將來北燕鐵騎南下,這天下大局也將沒有奢家什麽事。

奢飛熊心裏清楚,已經沒有辦法守下去,但是淮東軍逼得這麽緊,想撤也不是易事。但等淮東軍將攻城墁道造好,想撤就更難了,要走,必須今天就分批走。

“不,鄧老將軍你回上饒去,我留在這裏。”奢飛熊毅然說道:“上饒也無法堅守,即令上饒諸軍照著之前擬定的方案,立時往橫峰、潰溪、余江等地分部撤退,令撫州兵馬南撤,退守杉關,保住閩中不失……”

奢飛熊怕自己先走,留下來斷後的兵馬會立時崩潰,唯有他留下來才能鎮得住場面,叫鄧禹、王徽率部先走,才能保留更多的戰力不給淮東軍纏住。

橫山、上饒都沒有辦法再守。杉溪是信江上遊最主要的支流,淮東截斷杉溪之後,信江的水位也急劇下降,大型戰船難以駛入。他們要是將主力兵馬退到上饒固守,也會很快給淮東兵馬死死地圍困住。而在上饒,他們積儲的糧草甚至不能夠四五萬兵馬支撐一個月。

另外,上饒雖算江西的東門戶,但從東閩戰事前期,上饒城一度給浙閩軍包圍打殘之外,十數年都沒有得到徹底的整固。而鄧禹、奢飛熊先後整飭上饒防線,資源有限,只能先外而後內,上饒城的堅固程度,甚至還不如夾河防塞以及東段的常山城,並非固守之地。

“少帥!”鄧禹哽咽道。

事關七姓存亡,個人生死反而能置之度外,鄧禹怕奢飛熊心有死志,與淮東軍硬拼。奢飛熊要在橫山戰死,對東線兵馬帶來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他沒有信心率殘部利用上饒到贛州的腹地縱深拖延住淮東軍占領整個江西的節奏——

“我心裏有數。”奢飛熊說道:“這邊積存的物資就不要想能帶回去,要撤就必須快,只能帶人走,不能叫淮東兵馬有機會一擁而上。時機恰當,我知道要怎麽做!奢焦還嫩得很,留下來反而給我添亂,就叫他跟鄧老將軍先行。”

鄧禹老臉濁淚縱橫,也顧不得論輩分他要長於奢飛熊,當即拜倒,揮淚下城去準備撤離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