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狂瀾 第二十八章 廢除匠戶(第2/2頁)

“宋姐可以去,宋姐身邊那三個小妖精可不能去……”小蠻說道。

蘇湄笑著去掐小蠻的臉蛋。

林縛哈哈一笑,他如今臉皮也厚,說道:“如今也確實不用宋佳再盯在宮裏……”

內侍省已經給徹底消弱,張晏及宮裏有劉直牽制,太後及永興帝所任用的內史,有許多是樞密院安插進去的耳目。最為關鍵的是,江寧的防務完全處於樞密院的控制之下,別人想興風作浪,也難有作為。

林縛一邊陪蘇湄、小蠻聊天,一邊盤算著隨他南下督戰及留守江寧的人事安排,過了片刻,便聽見外院喧喧鬧鬧的,是顧君薰諸女在外面說說笑笑往這邊走來。

小蠻,蘇湄坐直身子下了軟榻,不想叫旁人看到她們與林縛膩在一張軟榻上,先到院子裏去。

林縛聽著元嫣的說話聲,也便下榻走出去,看到元嫣正在院子裏陪諸女說話,問道:“燈市這麽早便歇了?”

“還是拜林公爺的馬車所賜呢。”元嫣說道:“匠戶街彩燈最盛,可是馬車剛到匠戶街便給人認出來了,滿街巷的住戶都趕出來謝恩,嚇得元嫣頭臉都不敢露,只能退回來。趕巧又遇到君薰姐姐她們,便到陳園來做客,林公爺不會急著趕元嫣回宮吧?”

今天早晨,永興帝頒上元諭文,樞密院同時簽發令函,正式廢除匠戶舊制。

受工部及各府縣工房所轄的傳統匠戶,一律編為城坊戶,廢除在入學、科舉、入仕、經商、遷徙、婚嫁、財產保留等方面對匠戶的限制。雖說還談不上完全廢除賤籍制,但相比較以往也是巨大的進步,為發展工礦商貿等業,發展匠術新學掃清了障礙,也算了卻林縛最重要的一樁心事。

越承前朝,戶籍進行詳細的劃分,有民、匠、站、佃、樂、廟、商等種,匠戶之下還有廚役、裁縫、馬船、金鐵、織染、鹽灶、窯礦、泥瓦等細分,彼此間涇渭分明,分由工部、內府監所轄,人戶以籍為斷,禁合戶附籍,子子孫孫承襲而不轉。

傳統的匠戶制,為官營工造等事務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早年的龍江船場,就是從各地抽調船戶四百而得以設立,規模最大時,發展到兩千余船戶,造船遂盛於當世。由於穩定的匠戶制,也使得造船等匠術能夠一代代傳承下去。

不過,封閉的匠戶制,使得普通民眾想學一門手藝而難於登天。同時,傳統匠戶除了要承擔額外的徭役之外,在婚嫁、科考、財產保留等方面,也受到嚴格的限制,是名副其實低“民”一等的賤籍,使得普通民眾的子女,非萬不得已,不會輕易嫁入或入贅匠籍。

不同工種之間也嚴禁轉籍,鑄鐵戶子弟的制瓷手藝再好,也不能隨意轉為窯戶。

同時,匠戶受官府控制,商戶想要募工匠勞作,受到嚴格的限制。

這種種都嚴重了限制了工礦商貿及民間作坊的發展,特別是入學及科舉之上的限制,嚴重限制了匠術雜學的發展。

林縛近十年如一日的發展匠術雜學,在崇州更是早就推翻匠戶在入學、入仕上的限制,匠戶所獲得的物資保障也要高過普通民戶。到去年,樞密院更接管原工部、鹽鐵司、內府監司所轄的匠籍管理,才為今日徹底的廢除匠戶掃除障礙。

也許林縛的考慮更為宏觀,但今年的上元燈節,對江寧近三萬匠戶來講,確確實實是永生難忘的盛大節日。

除了腦筋頑固者之外,匠戶制的廢除,並沒有觸動傳統士紳階層的利益,還為江寧已成勢力,新興的工商階層發展掃清了雇工等方面的障礙。

在廢除匠戶制的同時,樞密院還簽發了《官家營造征募補償令》、《獎勵雇工令》、《促進實用技藝發展及專營保護令》等一系列法令,更是直接保障新興工商階層的利益,則進一步鞏固了樞密院對江寧及江淮地區的控制。

在北伐之前,林縛就迫不及待地廢除匠戶制,頒布獎勵工商的新法令,主要也是因為天下殘破,傳統的士紳階層受到嚴重的打壓,而新興的匠商階層處於相對強勢之時,包括江南地區以織染商貿為業的士紳大族,也是新法令的擁護者。要等到天下大定之時,也許就他個人的權勢跟地位更重之外,新興階層與傳統士紳階層相比反而會處於劣勢,不利於新政的推出。

也是這樁事做成,不會再有反復,林縛才能放心地離開江寧,去衢州督戰去。

元嫣在陳園也只耽擱了片刻便回宮去,林縛與顧君薰諸女說起將去南線督戰之事。

林縛在江寧雖說也是日理萬機,畢竟每日都能見著,這一去衢州督戰,不曉得幾時能歸,諸女也是依依不舍。